1、(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夷仲年曰:‘上国以王命征师,敝邑奔走恐后,少效微劳,礼所当然,决不敢受邑。’谦让再三。”
2、“旋风装”的出现,与唐代诗歌的发展,特别是与近体律诗的发展密切相关。近体律诗的创作,一方面要求严格地遵守格律,另一方面遣词造句、运用掌故又要典雅有据,这就促使备查检掌故使用的类书空前发展,供起韵赋诗、检查格律用的韵书一再被修正、增补、传抄而流布社会。古代的韵书类乎现在按音序排的字典,带有工具书的性质,是备随时查检使用的。因此,这类书籍的书写方式和装帧形式都要以方便随时翻检为原则而作相应的改变,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既未完全突破卷轴装的制约,又要达到方便翻检目的的装帧形式,这就是旋风装。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写本《王仁昫(xù)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中国古代典籍旋风装的典型实物例证。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全书共五卷二十四叶,除首叶是单面书字外,其余二十三叶均为双面书字,所以共是四十七面。其装帧方式,是以一比书叶略宽的长条厚纸作底,然后将书叶粘在底纸上。其粘法是,除首叶因只单面书字而全幅粘裱于底纸右端之外,其余二十三叶因均是双面书字,故每叶都只能以右边无字空条处逐叶向左鳞次相错地粘裱于首叶末尾的底纸上。从书叶左端看去,错落相积,状似龙鳞。收藏时,从右向左卷起,捆牢,外表仍是卷轴装式。但打开来翻阅,除首叶因全裱于底纸上而不能翻动外,其余均能跟阅览现代书籍一样,逐叶翻检阅读两面的文字。这种装帧形式,既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必须方便的问题,可谓独具风格,古人把这种装帧形式称作“旋风叶”或“旋风叶卷子”。其左侧书叶鳞次相积,状似龙鳞,故又称为“龙鳞装”。北宋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卷二中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如吴彩鸾《唐韵》、李郃(hé)《彩选》之类是也。”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相传就是吴彩鸾书写的,欧阳修所见的大概就是这类的东西。他说出了这种装帧形式产生的原因,也描绘了这种装帧像策子的特点,但未说出其当时的名称究竟叫什么。到南宋初年的张邦基,则在自著《墨庄漫录》卷三中说:“成都古仙人吴彩鸾善书名字,今蜀中导江迎祥院经藏,世称藏中《佛本行经》十六卷,乃彩鸾所书,亦异物也。今世间所传《唐韵》犹有,皆旋风叶。字画清劲,人家往往有之。”可见南宋张邦基也见过这类的东西,他则把这种装帧形式称为“旋风叶”。元朝王恽在他的《玉堂嘉话》卷二中说:“吴彩鸾龙鳞楷韵,后柳诚悬题云:‘吴彩鸾,世称谪仙也。一夕书《唐韵》一部,即鬻(yù)于市,人不测其意。稔闻此说,罕见其书,数载勤求,方获斯本。观其神全气古,笔力遒劲,出于自然,非古今学人所可及也。时大和九年九月十五日。’其册共五(疑五为二误)十四叶,鳞次相积,皆留纸缝。天宝八年制。”可见元朝王恽也见过“鳞次相积,皆留纸缝”的装帧样式,而且见到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收藏并写有上述跋文的那件东西。王恽记载它是二十四叶,是“龙鳞楷韵”、“鳞次相积”,与故宫所藏相传是吴彩鸾书写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之装帧形态完全一样。清朝初年著名的藏书家钱曾,也见过旋风装的吴彩鸾所书《唐韵》。《涵芬楼烬余书录》引证他的话说作旋风叶卷子“吴彩鸾所书《唐韵》,余在泰兴季因是家见之,正作旋风叶卷子,其装潢皆非今人所晓。”可见钱曾所见到的,跟故宫所藏相传为吴彩鸾所写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其装帧也是完全一样的。他把它称之为“旋风叶卷子”。故宫所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装帧,外表虽仍是卷轴装式,但内中书叶却错落相积,朝一个方向卷收,很像空气分若干层朝一个方向旋转旋风。这种形式,显然不是经折装,也不是经折装粘连一张整纸的旋风装,而是独具形态的中国古代典籍的一种装式。旋风装有自己的独立形态,但又没有完全摆脱卷轴装的形制桎梏。它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是卷轴装向册叶装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它是一种装式,但未及普遍流行就被册叶装所替代,故传世实物极罕。纸书蝴蝶装
3、老人郑重嘱咐:漂亮的恭维话就不说了,要你在字的结体、章法、点画、行气布局上多加些“夹棍”,用些苦功。他是把你当自己人看了。
4、但同样是杨宽的《战国史》,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这段时间前后发生的另一些事:(掌故造句)。
5、轻波摇倩影,焉和西子无缘?看清水新荷,已融一体;
6、“献公之前的半个世纪,秦弱魏强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就疆域、人口、资源而论,秦本有足够的潜力演变成为一等军事强国,关键在有英明的君主领导改革。”、“经过献公晚年与魏战于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黼黻大凯旋后,秦迅即变成最强的军事侵略国。”
7、问:书中列举了不少菜品和菜谱,其中哪些能让您“最难将息”?
8、很多人希望自己能生于大富之家,成为掌上明珠。
9、在描述商鞅变法前秦国国家和社会状况时,之所以会出现“贫弱”与“落后”两个不同词语的选用,我认为其背后跟各书作者对于秦国当时状况的判断与认识有关,并非是纯粹偶然与随意的遣词造句。相比之下,对于商鞅变法前秦国的状况概述,“落后”一词明显要比“贫弱”来得更为严谨和准确,尽管它也难免有失之笼统和偏颇的一面,比如上面所说对秦文化的判断和概括。
10、《史记·龟策列传》:“孝文、孝景因袭掌故,未遑讲试。”
11、到唐五代为止,最盛行的书籍装帧形制仍然是卷轴装。但唐代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僧尼诵经,要盘禅入定,正襟危坐,以示恭敬与虔诚,善男信女们念经时的这种姿态,卷轴装的佛经典籍使用之不便可想而知。因为任何一种卷轴,包括佛教经卷,卷久了,都会产生卷舒的困难。如果不及时调整镇尺的位置,经卷就会从左右两个方向朝中间卷起,影响阅读。因此,对流行许久的卷轴装进行改造首先在佛教经卷上发生。这就是将本是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依一定行数或一定宽度连续左右折叠,使之成为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前后各粘接一张厚纸封皮,这种新型的装帧形式就是所谓的“经折装”。此后凡仿此装帧形式者,不论其内容是否为佛经,便都以经折装呼之。元朝的吾衍在《闲居录》中说:“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簿帙。”清代的高士奇在《天禄识馀》中也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其后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乃分为簿帙,以便检阅。”可见,经折装的确是由改造卷轴装经卷而来。经折装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纸书从卷轴装向册叶装转变的开端。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旋风装并不清楚,长期把经折装粘加一张整纸便说成是旋风装,或径直把旋风装就说成是经折装。事实上,旋风装跟经折装没有任何联系,它与经折装产生的历史时代相近,而背景则完全不同。“旋风装”与“经折装”是同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而产生出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典籍装帧形式。纸书旋风装
12、2010年5月,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美籍华人学者何炳棣先生(逝世于2012年)有过一次公开讲座,其中说到:
13、投稿邮箱:522364208@qq.com
14、造句:长期以来,热门不断搜集这个地区的掌故,希望为该地区的文化做出贡献。
15、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16、对于题意理解的不错,整体表达也很好,转合句使用了推及技法,这点不错。在炼字上还要加强,由字可酌。
17、美玲是这家一个可爱的女孩儿,所有人都喜欢她,并视她为掌上明珠。
18、叶孝信主编的《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19、识字的继续,阅读的起步:这是传统语文教育注重循序渐进的重要表现。儿童认识了两千多个字,便开始读《四书》,说是读,其实是背。认两千多个汉字就读《四书》是不够的。其实,读《四书》是另一种形式的识字,通过专著式的阅读识字。当然,儿童不可能理解《四书》的内容。这一点曾遭到五四以来的激进人士的攻击,认为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扼杀儿童的学习热情,是腐朽的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记忆,后局部记忆;成人则相反。儿童处在记忆的黄金期,集中积累典型的语言文字材料,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精神文化的底子。
20、抓不到莫言先生的把柄,我很不甘心,想着,那就抓张艺谋导演的把柄吧。
21、无论在生前还是去世时,章先生可以说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名气,受到很多人的敬重。历经了上一个多灾多难、文化人尤其不得安生的世纪,受到晚清民国以来社会大变革的种种影响,无论是对西方的了解还是对传统士夫文化的继承,章先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他们这一类人、这一代人越来越少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纵观社会上的名家,我以为,章先生这样的人虽然很少,但也不会成为“出土文物”那样的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他的书学成就,生前生后也有足够分量的评介,然而他始终不是“学术明星”那样的人物。这不是章先生的不幸,恰恰相反,西方有“无限多的少数人”一说,章先生的道德文章必然会被这少数人所铭记,与他交往、受他启发的人也将永远保存这位可敬老人的回忆。
22、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23、纵观秦国立国发展史,就是一部持续不断的征战史。郑良树先生《商鞅评传》一书,在《秦国的特殊背景和发展趋势》一章中,列有如下大小标题:《与戎、狄长期周旋于西陲》,《艰苦奋斗,开辟血路》、《继往开来,继续奋斗》、《开地千里,遂霸西戎》,颇能显示秦国建国过程中的特殊历程。整个春秋时期,秦国主要就是靠它的军事实力(当然也并非仅有军事实力),取得了当世公认的强国地位。春秋后期向戌弭兵(时在公元前546年),晋国赵孟当时有一句话:
24、以"每感流年成绝叹,白头自笑未忘情。"为题题诗,不限韵,新韵的请标注,每人限一首。
25、点评:此联以惠州西湖“良辰丽景”和历史人文为背景,自然引入“七女咏西湖”这一美事,游人到春日西湖,绝不会辜负如此美景,更不会辜负苏东坡留下的风雅佳话,何况七位才女呢?由此,下联紧承上联文意:在这美好的季节,举办如此文坛美事,且将诗篇刊印,自然会留下传世佳篇。这是联作者的联想,也是一种期待吧。此联句式跌宕,行文流畅而雅致,擢为第当之无愧!
26、至于根据古书中对于商鞅变法效果的评说和赞美,就逆向反推出秦国在商鞅变法前是“贫弱”或“积贫积弱”的,这充其量只是一种语言逻辑思维上的证明,带有间接和虚拟性质,毕竟不能算是实实在在的直接证据。
27、作为两个不同词语,落后与贫弱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近邻关系,因落后而贫弱,或者因贫弱而落后,都是很常见、很好理解的事。不过,贫弱跟落后之间,也有并不相同一致的地方。毛泽东说,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固然有可能会挨打,但落后有时候也会打人。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相比,要属于落后的(参见吕思勉《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三讲),但前者却经常地攻击后者。整部中国历史,就贯穿了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农耕民族的不断攻击和侵略,甚至灭亡了中原农耕民族并取而代之。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日尔曼人相比于罗马人,肯定也是落后的,但同样是前者灭亡了后者。贫弱则几乎没有打人的可能,——除非是以鱼死网破或同归于尽的方式,但这已经不是这里所说的打人(主动攻击,并且能够取胜)的意思了。——可见落后与贫弱,并不总是词义相邻相等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不容忽视或可以随意跨越的词义沟坎。具体说,贫弱通常直接指向实力的不济,词义比较单纯;落后的词义则要复杂得多,涵盖要更广。它既可用于指具体物质装备方面的陈旧与简陋,也可以指思想观念与体制运行等抽象事物概念方面的差距,或只是表示行动比别人慢一些,落在他人后面,但却并不绝对对应所指事物在某个时空中的功能状态与高下。更主要的是,落后有比较意味(相对性),贫弱却有绝对性质。
28、跟郑良树书里的说法形成对照、相映成趣的是,这里又只说了“贫穷”,没有说到“弱”。
29、梅影补诗情,宜当吹以笙,歌以雅,拾学士清襟逸骨;
30、祖父总是极其宠爱吉林恩,她是他的掌上明珠。
31、假如这种带有集体性趋同的词语现象,的确是出于一种自觉选择或规避,它又在暗示或说明什么?
32、不过,日本学者宫崎市定的看法,跟上两家有明显不同。宫崎市定在说到“秦的崛起”时,先是说“然而到了战国,其(案指秦)分量却骤然加重,因为它向西扩大国领土,得以有效利用丰富的资源。”紧接着就说到如今陕西的土地,指出“在古代,其实干燥的土地才最适合于农业。”并以日本奈良县为例,说“在古代其生产力却足以成为推动整个日本的原动力。”最后的结论是,“陕西省也是地高土燥,适于农业的地方。在古代,在干燥的地区进行灌溉比较容易。”(宫崎市定著《中国史》,焦堃、瞿柘如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第1版,P77-78)并把以上论述看作是秦国逐渐强盛的首要原因。
33、在上段引文中,《秦公帝王陵》的作者特别提到了秦国铁质工具的出现。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和运用,其非凡和影响深远的意义自不待言。跟电脑网络的发明一样,铁器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件大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里称其为“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3版,P169)。关于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与使用情况,杨宽先生有过专门文章(《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给予介绍和说明:
34、掌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35、看章先生晚年书迹,无论大小字,也无论、行、草,其笔下的腾挪跌宕,呈现笔法的丰富,足可见心胸的宽大方能滋养这样的气魄。相比之下,以字的大小来看书法,是何其浅薄的皮相之见啊。章先生去世后,追悼会上挂的是他生前所写的一幅对联:
36、当我坐在这个房间里的时候,我就是十几岁的小孩子。
37、过眼与过隙有什么不同?这里是不是赘述了?结句的七个字译成白话是什么意思?能解释清楚吗?你的立意呢?前面三句还勉强能够解释清楚,结句本来是起到总结全篇使诗得到一个更高升华作用的句子,结果让你给稀里糊涂了。
38、南边:四川西部和陕西西南部的蜀国,“战国初期比较强盛”。公元前451年,秦筑城南郑;前441年,南郑反叛;前387年,蜀攻取南郑;同年秦伐蜀,攻取南郑;最终当然是秦吞并蜀国,这是后话。
39、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仅从可供考证的殷商甲骨文算起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但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汇经、史、哲于一体,熔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于一炉,集伦理道德、文化知识甚至自然常识等教育于一身的“大语文”教育体系。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始于清政府颁行《奏定学堂章程》。中国的近代教育主要学习西方,因为我们没有近代科学,教育的分科也学习外国。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没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学科,我们因时而化“拿来”了,可是,语文学科的许多东西,我们也忽视、无视自己的所有,也“拿来”了。这“拿来”的结果,颇值得研究。我们在把人家的弊履当作家珍“拿来”的同时,又如弊履般抛弃了自己的“家珍”。
40、好,言归正传,“掌故”一词除了上面的一种解释,还作“掌固”,汉朝官名,太常属官,掌管礼乐制度等的故实,这种解释现在已经用不到了。但从解释来看,我们后来的“掌故”的意思,大约也从这官名延伸出来的。
41、黄坚,男,1984年--198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著有《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和《桃花树下的鲁迅》。
42、十六年,巉河旁。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
43、再有就是何兆武等人著《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11月)中:
44、西湖欣邂逅,倩影印堤,巧笑映波,七女频添新掌故;
45、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官员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
46、这位美女大姐都多大了啊!看见雪还那么疯像个疯丫头似的,小心腰哦!这首整体表达不错,立意清晰,内心的喜悦表达的很好。以后还要多读多看多写,这样才能快速的提高写作能力。
47、从公元前四世纪初开始,秦国展开了自己的进取动作。先是控制了秦与魏韩之间的要塞函谷关,并于公元前390年,在函谷关东北的陕(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设县;公元前366年,魏在武都为秦所败;同年,秦军打败韩、魏联军于洛阴,秦开始在河西战役中取得胜利。公元前364年,秦攻入河东,在石门大败魏军,斩首六万,赵出师相救,秦军退兵。公元前365年,秦进攻魏的少梁,赵又出手救魏,方才抵挡住秦军攻势。(《战国史》,P2P300-301)
48、关于商鞅变法,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里(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5月第3版)是这么说的:
49、据杨宽《战国史》:魏国从公元前413年起,不断向秦国进攻。这一年大败秦军;一直打到郑;次年,魏太子包围秦的繁庞,并占有其地。到公元前409年,吴起经过两年时间,陆续攻取秦的临晋,元里、洛阴、合阳等城,一直攻到郑。秦的河西全部为魏占有,秦退守洛水。魏设置河西郡。(《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P291)
50、至于秦国的军事,基于一种特殊的环境和传统,它的实力一直是保持的,只是更大的潜能尚未被充分激发出来。商鞅凭借自己从东方(主要是魏国)带来的新观念和新的组织方式(以土地资源为其根源、保障和核心因素),将赋予这支仍不失战斗力的旧秦军以新的生命力和全新的冲击力。事实上,从某种意义说,商鞅是新秦军的缔造者。
51、由李学勤先生主编,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合著的《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对于秦文化表达了更为具体明确的意见结论:“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较小,具有独特的面貌和特征:重功利,轻伦理。”(P212)用语同样倾向于具体和中性客观,尽量朝向某种事实,尽可能避免某种单向与过于笼统的价值判断。
52、(释义):意思为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53、这篇文字虽然略显稚嫩简单,但已为人们了解秦的音乐文化,打开了一扇小小窗口,让人们知道,秦国音乐,除了李斯所说的“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史记李斯列传》)之外,还有颇为丰富多彩的另一面,决不是只有“奏盆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而已。
54、“到战国中期,北起今辽宁,南到今广东,东到今山东,西到今四川、陕西,都有各种铁农具出土,铁农具在农具中已经取得主导地位。”、“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根据魏国地少人多的情况,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精耕细作,来发展农业生产。后来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根据秦国地广人稀的条件,提倡大力开垦荒地和休耕地,来发展农业生产。这些变法措施,都是在铁农具的改革和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杨宽著《先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P147-150)
55、作者本人授权《学术与社会》发布,转载请注明,谢谢。
56、长期以来,关于民族化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有人把民族化和“民族性”“民族精神”等同;有人把它与“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当作同义语;也有人把它解释为“化你为我”“化无为有”,用以表示借鉴外来文化;还有人把它解作继承与借鉴两层意思。我们认为,“民族化”一词同“同化”“现代化”“绿化”等等词语一样,在构词上具有类化性质,词性是动词,具有动词的词汇特点,表示事物的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是表示把非现代的化为现代的。“民族化”便是把非民族的化为民族的。化,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民族,指示着这一过程的方向、目标。①
57、鲁迅先生这段话里的“掌故”,除了指大学的一些规矩,还特指了藤野先生这件轶事,因而坐在后排的学生才会发笑。
58、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你是校园的一朵玫瑰花,你是男生眼里的出水芙蓉,你是我心中喜欢的意中人。女生节,愿你节日快乐!觅一位知心的男朋友。
59、改日记的时候,老大偷偷在日记本后面折了一页,说是有个秘密要跟我分享。我觉得挺有趣,饶有兴致地翻开看了一下。
60、另外,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有篇题为《商鞅为何从改革家变成“全民公敌”》的文章(收入作者所著《风流去》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文中说:
61、如果我们在阅读时细心留意些,我们或许会发现,关于商鞅变法前秦国状况的描述,存在着一个看似极为细微、不易察觉的用词差异,这就是“贫弱”与“落后”的差异。
62、纸具有缣帛的轻软,可较之缣帛则更易成型,其装帧形式有很大的可塑性。但纸书出现以后,其装帧并未马上形成册叶制度,而是沿着简策和帛书卷子装的道路,嬗变为纸书卷轴装,并在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发展成普遍流行的约定俗成的装帧制度——卷轴装。此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实物留存,都能得到有力的证明。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四十六收有晋代傅咸的《纸赋》,《赋》中称赞纸张“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淑,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其中“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之句,则既是对纸张性能的夸赞,也是对卷轴装典籍特点形象、生动、逼真的描绘。纸张有一定的弹性,卷久了就有回卷的惯性,所以用手揽之便舒展开来,可是一撒手就又收卷回去。这是卷轴装典籍固有的现象,也是这种装帧形式的弊病之一。可知晋时的纸质典籍已是卷轴装了。《续高僧传》卷记载隋文帝时有一位沙门叫明穆彦宗,他曾经利用梵文经本校对佛经。说昔日“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卷轴,多以三十成部”。说明早在隋朝以前纸写的佛教《大集经》已装潢成了卷轴。《续高僧传》卷记载隋朝另一位沙门法泰,他自己精勤书写了一部《法华经》,带到成都去进行装潢。可是中途过河坠入水中,以后又失而复得,所以“至成都装潢,以檀香为轴”。可证隋朝时的典籍不但已是卷轴装,而且所用的轴材有的已是檀香木了。《续高僧传》卷记载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之后又奉皇帝之命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当他翻译完毕并装帧完好之后,曾经上书皇帝,请求御制一道序文,谓:“所获经论,奉敕翻译,见成卷轴,未有铨序,伏惟陛下睿思。”可见唐玄奘翻译过来的佛经,其装帧形式也都是卷轴装。《续高僧传》卷记载唐开元间沙门玄览,他一个人就“写经三千余轴”。所有上述这些,都是唐及唐以前关于纸书采用卷轴装的记载,而唐以后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则更是史不绝书。北宋欧阳修《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元朝吾衍《闲居录》说:“古书皆卷轴。”明朝都穆《听雨记闻》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清朝高士奇《天禄识馀》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所有这些虽是唐以后人的说法,但所说也都是唐及唐以前的事实。证明自纸书出现,直到隋唐五代,大约八百余年的时间里,书籍盛行的装帧形式,的确是卷轴装。上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现的大批遗书,其中主要是写本佛经,现在分藏在世界各国,其中主要分藏在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总计大约四万多件。这些敦煌遗籍产生的时代,大约上起东晋、十六国,下迄北宋之初,其时正是手写纸书的高峰期。这些遗籍,有的就是简单的一卷,有的木轴犹存,更以实物身份证明唐五代及唐五代以前的纸书装帧形式的确普遍流行卷轴装。典籍的卷轴装似乎也有精装、简装之分。简装,只用一根普通圆木棒为轴,甚至连轴都没有,只是从尾向前卷起,也是卷轴装。精装则有不同的讲究,据记载,王羲之、王献之在缣帛上写的字,要以珊瑚装饰轴头;在纸张上写的字,要以黄金装饰轴头;最次的也要以玳瑁、旃(zhān)檀装饰轴头。可见晋代的卷轴装,有的已经相当精致考究。据《隋书·经籍志》载:隋炀帝即位之后,秘阁所藏之书,上品用红琉璃轴;中品用绀(gàn)琉璃轴;下品用漆轴。表明隋朝政府藏书,其卷轴装潢已分出不同等级。《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下》记载唐代“凡四部库书,两京各一本,共一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其集贤院御书,经库皆钿白牙轴,黄缥带红牙签;史书库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皆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皆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可见唐代政府的藏书不但裱轴十分考究,而且已经懂得用颜色来类分图书了。古书梵夹装
63、耽韵律而裁杰构,喜三唐逸响,千陌诗中绮梦香。
64、言言斋被毁,却留有少少残值。周越然在1932年10月26日的日记中记有此事,“闸北三省里焚馀墙壁及铁门,铁栅等,由庄百俞君经手代为售去,得价六百五十元。承购人先付二百元,其馀言明月底付清。言言斋为余半生心血所成,其房屋及其内容,共值十余万元,而收回者只此细数,真烦闷亦可笑也。”
65、一个水蒸蛋、一个腊肉蒸蛋、一个红烧鸡翅,原本是做可乐鸡翅的,可惜可乐被我发小喝掉了,只能炒个糖色做红烧鸡翅了。
66、(课堂诊断)(课堂观察)(创意无限)——rbhz@1com
67、语文教育民族化,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凡外来的经过借鉴、吸收、溶化,成为本民族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丰富、促进了本民族语文教育的发展,便是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其本来是本民族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异化为非本民族的了,必须使它回归,回归便是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但是,回归不是复古,而是在否定之否定之后的一次扬弃。本文要阐释的语文教育民族化问题,包含了以上两个层面,重点指向第二个层面的意义。
68、
69、(造句):爸爸做事追求精益求精,被评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