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2、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孺子可教)。
3、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秦末汉初时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因刺杀秦始皇未遂,逃到了邳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张良来到了邳附近的圯水桥上闲游,在桥上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那个老人的一只鞋掉到了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到:“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张良心中好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老人随后又说道:“把鞋给我穿上。”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了,又何必计较?就恭敬的帮孩子穿上鞋。老人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离出了。老人走了一段路,返身回来,对张良说道:“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深教。5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连忙答应。第五天一大早,张良便早早的来到桥上。但老人已先到了,生气的说:“5天之后,早些来这里见我!”又过了5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5天后再来!”又过了5天,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到桥头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研读这部书。通读之后,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精读《太公兵法》,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了汉高祖手下的重要谋臣,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4、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5、之后,他果然在济北谷城山下看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于是,张良死后,这块石头也跟着埋在了一起。
6、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7、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8、他非常聪明,什么都是一学就会,真是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9、文章描写了刘邦之所以胜和项籍之所以败,归结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韩信求假封为齐王的事例,把刘邦之能忍归结为系由张良成全,不仅说明了能忍对于张良、对于刘、项的事业的重大意义,还说明了纪上老人的启导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了通篇议论的说服力。
10、其实,甲骨文的“子”,还有另一副样子,就是一个襁褓里的孩儿的形象。
11、(出自)战国·孔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2、《说文》释为:“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意思是:子,代表十一月。(十一月)阳气开始活动,万物滋生,人们以“子”称呼十一月。古以十二辰纪月,“子”表示夏历的十一月,所以许慎解释“子”为“十一月”。这是“子”的借用义而不是“子”的本义。但是,标明是象形字,却是指“子”的本义。现在所见的大徐本《说文解字》中,徐铉补注时引述了李阳冰的话:“李阳冰曰:子在襁褓中,足并也。”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他对这个“子”的解释,是来源有自的。
13、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14、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好时间却迟到,怎么回事啊?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15、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理解)孺子,小孩子;教,教诲。原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谦虚好学,尊师重道,可以培养。
17、 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18、这个年轻人认真上进,许多长辈都说他孺子可教。
19、张良见老人是有些古怪,但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希望能从老人那里学到一些本领。到第五天张良一大早就来到桥头,只见老人已经先来了,正坐这等他呢。老人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说:"你这个年轻人比我这个老头子来得还晚,过五天再来找我。"
20、作部首时,俗称“子部”。“子”为《说文》部首第525个。在《汉字部首表》为第54个部首。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的“字表一”中,归于“子”部的字有:子、孔、孕、存、孙、学、孟、孤、孩。而“字表二”没有属于“子”部的字。
21、每天一条国学知识,全新的视角,简明的体例,让您方便快捷地掌握国学的精华,感悟传统文化神韵~~~
22、 他们决定不打扰老师的休息,于是站在先生的门前静静等待。而当时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刺骨的北风无情地刮在兄弟二人的脸上。两人没站多久,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23、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24、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刘邦称赞张良有雄才大略,张良在小小的军帐之内做出的正确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
25、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
26、有一天,张良闲暇时到下邳附近的圯(yí)水桥上散步,看见一位老人坐在那里。老人见张良走过来,把一只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年轻人,我的鞋子掉在桥下了,去把它给我拣上来。"张良先是一愣,他怎么用命令的口气呢?又一想,他这么大年龄了,就没有和他计较,马上到桥下,把鞋子给他拣了上来。
27、 中华成语故事,你我有约!尊师重道,以礼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尊师重道的成语故事。
28、张良更吃惊了,盯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不错,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29、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30、(解释)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31、好了,扯远了。“孺子可教”,是说这年轻人值得指教、会有出息、可以造就。
32、示例:钱钟书《围城》:“你这话给我父亲听见,该说‘孺子可教’了。”
33、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34、释义: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35、(感谢你的阅读。如喜欢,请点击顶行标题下方的蓝字“乡人农语”给予关注。)
36、这孩子聪明伶俐,在表演方面悟性很高,孺子可教,将来前程似锦。
37、《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
38、出处: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39、部件“子”,可以表示和孩子有关的意思。如“孕、孙、学、孟、孥、孳、孺”等。
40、“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41、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良,字子房。原姓姬,是韩国名门公子,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韩国的宰相。后来,他的国家韩国被秦国灭掉,当时张良曾雇人刺杀秦始皇。但是刺杀失败了,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他,于是张良逃到下邳(pī)躲藏起来,才改名为张良。
42、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43、又过了五天,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又迟到,怎么回事啊?五天后再早点来。”
44、[典故出处]《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45、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便认真读它,反复读它,反复钻研。终于帮助刘邦打败秦王朝,建立了汉朝。张良成为开国功臣。
46、这里的“父”是指老人黄石公。这段话讲的是张良在下邳的桥上进履、黄石公授书的故事。黄石公故意把鞋子踢落在桥下,叫偶遇的张良去桥下捡起来,老人(黄石公)伸出脚来,叫(张良)给穿上,笑着离开。张良内心里感觉特别奇怪,眼光追随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老人走了差不多一里来远的路,又回来了,对(张良)说:你这个青年人,可堪造就,值得我教导。
47、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直接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48、2005年,还专门围绕张良这个人物拍了电影《孺子可教》。
49、(成语)孺子可教( rú zǐ kě jiào )
50、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不足:不值得。与:相与。谋:商量。
51、 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