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精选美句56句)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精选美句56句)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这八个字到底告诉我们什么?此心不动,更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有最富有诗意的表达——“致虚极,守静笃”。随机而动,捕捉到事物的本质而在恰当的时机行动。要做到随机而动,前提是此心不动,先让你的心安定下来。

2、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道家认为,掌握天道的方法,就是减去人为的因素。而道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4、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5、在最重要的著作《传习录》中,阳明把“心”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他直截了当地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者,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斯举矣。”又进一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由人心派生出来的东西,只有用心去关照时它们才会真正存在。这样,“心学”就完成了对理学“天理至上”的颠覆。

6、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

7、所以将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监视自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对一个人帮助最大的从来不是他所受的教育,哪个大师或哪本书,而是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并且,当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时,就会感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心里会安宁很多。

8、“心即理”很明显地体现于王守仁的一个论断:“心外无物”。也正由此语,他被认为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9、王守仁故居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余姚镇龙泉山北麓武胜门路。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诞生于此。故居内各大建筑按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瑞云楼、后罩屋。

10、许多信服王阳明心学的人,就这样生活在快乐之中,“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也许今天的人们,很难理解我们中国人曾经这样心灵自由的生活过,内心有着如此充盈的感情。

11、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中和殿匾额“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

12、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13、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对父子发生争执,互相控诉对方,想请王阳明为其评理。王阳明听他俩说完之后,对他俩如此说了一番,话未说完,父子俩就抱头痛哭,冰释前嫌而离去。

14、“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15、“有先天之本,无后天的功夫培养,不能全其体;只有后天的训练合上了先天的心性才是功夫。如果不从功夫入手全其体,想把阳明心学变成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学,就是一句空话。心学对今人的价值主要在功夫。倘若不能返回自身,整日追逐闻见之知就是玩物丧志,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放心于外物而遗失了真我。”恩师周月亮教授的这段话真是掷地有声、震聋发聩啊!正是恩师“让功夫上身”的谆谆教诲,才使得我逐渐体悟并圆融了代表心学的“正”字三义。自认为,这个由“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而来的“正”字,具有标志心学的意义,因为其所蕴含的三义,不仅能代表并圆融心学的三大核心理论,而且还能使人通过“功夫上身”、就路归家。

16、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

17、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直承孔孟法藏,直接在最根本的地方上学。因为中华文化的精妙绝伦之处就是在探究心的奥妙。

18、所以,一开始,我们的功夫要用在“磨镜”上面,把自己的心镜擦亮,达到良知清澈!

19、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20、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21、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22、对于什么是“心”,王阳明在回答徐爱的提问时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的感知),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传习录》)

2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24、立言呢,这是我们谈的重点,创立了心学。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所以近代、现代、当代的很多政治家都推崇他。为什么呢?知行合把自己心里想的,与行动保持高度统能做到不容易。所以要修行,要修心。何谓心呢?阳明心学中有四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句教:

25、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6、原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27、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影响、一些不好习气的浸染,使心蒙尘。比如,在他人影响下,我们可能会把“有钱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等错知错见种进心中。

28、例如,孝敬父母。先有孝之心,后有孝之理。如果不孝敬父母,愧对当年父母的照顾,心有不安,这里的心是良知的呼声,而不是头脑的不安。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之处,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不是理性产生的。

29、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在于传授做人做事最根本的道理。宋代儒者借此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理论。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30、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人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有限和渺小。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是佛家的原则。

31、    孔子曾经强调:做事要防止“过犹不及”。即过火的一端和不及的一端都是不可取的。不偏不离,恰到好处,合理地把握住“执两用中”的“中正之道”,这就是“允执厥中" 。   

32、《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33、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34、“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35、 刮脸刀刚迈出门槛,太阳光射进来,在它的刀刃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它非常得意,觉得自己实在是了不起。

36、陆象山在南宋时就已经提出了他的心学理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所有经典都是为自己的心做注解。

37、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38、约是穷困的意思。心中没有仁德的人,或说心中没有安顿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即左右不安。

39、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40、明德是人本有的,启发人自身的明德,即明明德。明德,即心之德,德,即事物的特征、属性,不是指伦理学概念。明明德不是为了关起门来读书,而是为了亲民,领会人们的生活。而最高的目标,是至善。至善是什么?

41、乍看之下,心外无理和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的命题。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其实不能简单以唯物、唯心来划分,王阳明也是如此。他虽然是心学集大成者,但并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42、    轩辕黄帝“守一”,唐尧“惟精性一”,管子“专一”,老子“贞一”,孔子“精一”,陆九渊、王阳明“心即理”……

43、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44、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作实想。

45、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46、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

47、阳明高举“心学”大旗,其重视个体价值的特点与晚明知识界精英们要求张扬主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是晚明思想解放的开端。比如泰州学派的王艮、王学左派的李贽都与阳明之学一脉相承。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是一位把“心学”平民化的思想家。据说他曾经后车载以老母,身着战国时代的宽袍高帽在北京城里招摇过市,实是“心学”要求张扬个性的激烈表现。李贽则从心学重视主体的基点出发,提出“夫心者,人之私也”(李贽《焚书》)的大胆言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色彩。

48、“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却没有执着的品质;而有些人可能有执着的品质,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两者都难以获得成功。

49、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体证了“心即理”,体证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来注解孔孟之道。自此以后,阳明先生才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学说——阳明心学。

50、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理解这句话要正确理解“善”、“恶”的概念。天理中有人欲,人欲过度就是恶。比如吃饭是人的正常需求,符合天理,但是要求餐餐山珍海味就是恶。无恶就是善(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善”、“恶”是不同的)。

51、徐爱对王阳明学说的解释,应当是比较准确。但是正如徐爱所说,由于王阳明学说的高妙,许多人一知半解。以至于后人尤其是当代之人将王阳明的学说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这主要是出于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但是把这个“心”理解为现代意义上“人之心(人的主观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心”只作人心讲,那么现代常用的“核心”、“中心”中的“心”又作何讲?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即这个“心”并不是简单的“血肉之心”,也不是“纯意识”,宋明的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至清至灵之气而已。《传习录》上载“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为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是什么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由此看来,不能以俗称的“心”来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事实上,徐爱在《传习录》中已经揭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心其实就是“天理之心”,也叫做“道心”,源于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真言(参见《暮初的博客》《王阳明的心学>源头》)

52、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53、    十六字心法中,“微心”是转化“危心"的关键,“微“不仅仅是微妙、温暖、至善、内观、尊重……也不仅仅有着慈悲的意蕴,以融化人心之危的冰川,却是着有一个终极的公正一一“中道”在其中,更是启迪阳明心学的一道亮光!

54、关键词义:体:本也;根本、本来。心之体:心的根本,心的本来。

55、相比古人,生活在今天的人要忙得多。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时刻得不到休息。以至于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浮泛、灼热的状态之中,哪怕是有了闲暇时间,要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要么处于心绪烦乱、无所适从之中,充满了空虚和无聊。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