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精选美句33句)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精选美句33句)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海德格尔认为之所以会造成对存在的误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哲学家们把存在者和存在等同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而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者和存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2、(5)时间性:古希腊哲学中的“时间”——尤其在柏拉图处——是“永恒”的。时间是对永恒的模仿,如同现象是对精神的模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与此有些相似,只不过他认为永恒的东西可以存在于经验世界中,而柏拉图认为在经验世界外。

3、●第一是“此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4、1927年(38岁)2月,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发表不久出版单行本。后收入《全集》第二卷。但只有原计划中的第一部的第二篇,第一部的第三篇和第二部分的三篇散见于后来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形而上学是什么》、《论根据的本质》、《论真理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等论著中。

5、   海德格尔接下来就展开了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认为此在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在世存在”的首先与通常的存在方式是日常状态,日常状态就是“献身”、“领会”和“沉沦”的“常人”状态,而整个生存就是一个“此在”为使自己的生存超离这种“常人”状态的“操心”过程。海德格尔反对任何形而上学的先在设定,认为人的存在没有什么现成的意义早就摆在那里等待人去获取,存在的意义都是“此在”在生存中通过与周围世界来与自己“照面”的东西打交道的过程中领会得来的。因此,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的意义不是一个飘浮无据的他物和在他本身‘之外’的东西,而是领会着自己的此在本身”。“此在”的意义是“当下即是”的,此在没有什么现成的意义是预先就规定好了的,此在的意义在于它当下即是的生存。什么是“当下即是”呢?海德格尔说:“我们把保持在本真的时间中的并因而是本真的当前称为当下即是。”这就是说“此在”正在自己的本真存在中生存着,这就是此在存在的意义。

6、《存在与时间》毫无疑问是出自二十世纪最重要哲学家的二十世纪最伟大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书一开始就重提“存在”(SeinBeing,或译“是”)问题,所谓久已被遗忘的“巨人之争”(或者泰坦之战)。以此为起点,加上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开设的一系列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课程,直接开启了20世纪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复兴。以至于阿伦特那篇著名的为海德格尔80寿辰写的文章中说到,当时德国的大学生都传说,亚里士多德在当代复活了,有一个人能够教会人们思本身,他是黑森林里“隐匿的哲学王”。而当代一位意大利学者曾经颇为认真的说道,如果亚里士多德在20世纪复活,他一定会选择住在黑森林里,和海德格尔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7、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意在悬搁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种种抽象定义,进而让“在世存在”的此在,在领会自身生存状况并通过其生存活动使其自身的存在得以显现:“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作为这样一种存在的存在者,它已被交托给它自己的存在了。对这种存在者来说,关键全在于(怎样去)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与其他存在者不同,它能够在生存论、存在论的意义上存在,具备“去存在”(zusein)和“向来我属”(Jemeinigkeit)的存在论特质: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而“这个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之有所作为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

8、海德格尔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核心议题是”此在与存在的关系“;中期,核心议题是”真理和诗思”;后期,核心议题是”本有和神思”

9、海德格尔说:“求助于自明性确实是一种可疑的方法。”这个结论这以这样解释,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这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应该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10、就《存在与时间》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海德格尔创造了一套新的意义理论:人对世界的认知,无时不刻地受到这个认知者,这个“人”的牵制。这种牵制是源始的,先于且永远伴随在我们与其他存在者的照面中。这种牵制,就是人对存在的领会,它主宰着我们对万有的理解。只有人会对存在发问,因此要研究存在,只能通过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存在与时间》的大幕就此拉开:

11、在观众提问的环节,有观众提到了真理与去蔽的概念。王庆节同样亦做了解释,他认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念是现代的真理观念,正统的观念从更早的真理观念来的,最早的意思是去闭,把遮蔽的东西展开。海德格尔想讲的是把真的概念,和正的概念区别开。今天讲真理概念是正确的概念,正就有一个标准。

12、《存在与时间》这本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对于此后的很多哲学家产生很大影响,豆瓣评分高达

13、高中暑假期间海德格尔回家乡度假时,从康斯坦茨三一教堂回家度假的格约伯神父向他推荐了弗朗茨·布伦坦诺的博士论文《存在观念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多重意义》(1862年),唤起了他对“存在”问题的强烈兴趣,由此影响了他一生的事业,并预示着他在今后几十年的全部思想历程。

14、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猜测海德格尔实际上想要批判托玛斯主义。该主义并非于托玛斯在世时期流行,他的学说在当时甚至是被压制的对象。基督教史上曾颁布过“七七禁令”,禁止一切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相关的学说,托玛斯的学说也位列其中。17世纪及以后,托玛斯的学说重新被高扬,19世纪的“进化论”学说流行开来后,托玛斯学说重视自然因素的特点又被人们所重视,当时还出现了“新托玛斯主义”。

15、在场我们在讲巴门尼德时,曾讲过ousia的意思是being。古希腊语种,being作为系词而言,连接事物和它的属性;being作为动词而言,表示一种活生生的状态,即某物“在”。从这个意义上说,ousia是“是”和“在”的合体,这说明了它存在于物质世界中。“是”体现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在”则包括“在场”的涵义。

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阐述了叔本华唯意志主义的哲学观,是叔本华仅仅28岁时的著作,本书对尼采、瓦格纳、托玛斯·曼甚至存在主义的哲学名作都有影响。

17、在海德格尔晚年,德国的《明镜》杂志对他有个采访。摘抄两段如下:

18、于是可以总结,古代哲学中人类的自我来源于更高的宇宙,换言之,人从更为超然的存在中获得了自我。而现象学家们应该会反对这一点,或曰他们并不讨论那超然的一层究竟是什么。

19、《存在与时间》第46期因为谌洪果老师身体有恙而无法在现场开讲,故继续以录音方式上传。

20、阿多诺在该书中反思了以思想(或概念)把握“现实的总体性”这一形而上学幻想。

21、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22、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

23、●第三是不关心存在者而带来的在现实面前的无能为力。

2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

25、他是完全专注于对其主题进行不偏不倚地理论认识的主体?还是一个有着私心杂念的处于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的活生生的人?除了其科学认识的客体之外,是不是还与其他很多东西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它们持有纷繁复杂的态度?他与认识本身有着如何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用事实和哲学的思去澄清。

26、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存在论,如它不曾首先充分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所以他首先要澄清存在的意义,他认为“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同时“存在却只有在某种存在者的领会中才存在”。而这种既以某种方式存在又能领会这种存在、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就只能是我们人自己这个向来所是的存在者了,这个特殊的存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因此,一切对存在的探问就只能首先通过“此在”自己的生存领会来获得,所以海德格尔说:“因而其他一切存在论所源出的基础存在论必须在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从而奠定了“此在”生存论分析的优先性,奠定了此在“基础本体论”的地位。

27、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远远不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关于存在有很多问题至今并没有搞清楚。

28、读书会资料《存在与时间》需单独购买。推荐版本: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文修订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译者:陈嘉映、王庆节。

29、我认为海德格尔在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证实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会存在,因而会发问。海德格尔认为应在世界,作出这样存在样态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之三种环节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与时间》中依次讨论了这几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找出下位的各种构成环节。虽然有些术语不懂,但是存在的构成中,三个环节很有道理,因为环环相扣才能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性,即使我们知道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复杂难以认识所以为我们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昏昏沉沉的境界。

30、(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他的代表作为《存在与时间》。

31、对于《呕吐》的理解,王庆节认为这也正是海德格尔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很重要的原因。他提到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存在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由人所赋予的。不同的文化通过语言赋予了世界不同的意义。有人说有一个上帝造了世界,另有人则说这个世界是阴阳二分。但其实,世界本身是一个恶心没有意义的东西,是我们赋予的。对海德格尔而言,最本相的东西是所有意义之前的,有这个东西你才可能用诗的表达方式,概念的表达方式。但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的真相理解为科学的表达方式,逻辑的表达方式,或者神秘的表达方式,就把问题颠倒了。

32、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