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孔子语录)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孔子《论语》
3、释义: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4、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5、(讲解)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9、(译文)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10、(孔子语录)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孔子《论语》
1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其唱得好,必定让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伴随和唱。孔子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所提倡的“与人同乐”的思想,对现在的很多人都有着很深的启迪作用。
12、(孔子语录)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出自:孔子《论语》
13、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14、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做一个“仁者”并不难,只要坚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推己及人”的原则就可以了,孟子把这一原则概括为“仁者爱人”。
1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16、(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7、(译文)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18、(孔子语录)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孔子《论语》
19、(译文)事情已经做了,就不用再提;已成事实,也不必再劝阻;过去的事情,再追问也没有必要。
20、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21、传说孔子在2500年前闻听吕梁洪(今徐州吕梁山)乃四险之最,带得意弟子数人,前去观洪。不料孔子同弟子快马加鞭路过一个山旮旯时,因山路崎岖,车轴“咔嚓”而断,不得不留宿两日,因有圣人寄宿,圣人窝村也由此得名。孔子师徒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今故黄河),有感而发,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述而》
23、(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2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25、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事原则。
26、(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7、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8、(译文)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9、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30、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31、(译文)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32、方仲永就是个很显然的反面例子,他天生聪慧,可是不以学习为乐,到最终也只能泯然众人也。
33、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3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36、《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3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9、《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
40、(孔子语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孔子《论语》
41、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42、孔老夫子是咱们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即便是放眼全球,这也是极为著名的文化名人,备受人们尊崇。我们敬仰他,为大中国有了一个孔老夫子,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但我们更要学习老夫子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他深刻的人生语录,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
43、语出春秋·鲁·孔子《论语·泰伯》。劳:辛劳,劳苦。葸:拘谨,畏惧的样子。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恭敬而不符合礼仪规范,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仪规范,就会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仪规范,就会生乱;率直二不符合礼仪规范,就会尖刻伤人。
4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46、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7、翻译: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48、(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9、这句话颇有意思。对于死亡,我们是很惧怕的,也很敬畏,渴求死神不要眷顾自己。
50、(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51、君子的道德就像是风,小人的道德就像是草。风从草上刮过,草必然倒下。这是孔子在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如何治民治国问题时所发表的导作用。
52、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53、(译文)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4、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犯了过错,如果还不肯忏悔改过,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55、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5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57、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58、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59、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60、这里的“三”,意思是多次,不是具体数字。因为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很难察觉,所以一天要多次的反省自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1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