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中国哲学书籍(精选美句44句)

中国哲学书籍(精选美句44句)



中国哲学书籍

1、它经常被推荐为学习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原因就在于作者使用了一个非学院派的视角切入,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带入对个体生命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继而引入西方哲学史上各位举足轻重的学者的论述。虽然本书也常被诟病说对每个哲学思想都走马观花,且缺乏理论之间的长短比较,但仍不失为一本引发读者学习哲学热情的好书。大家不妨将它当做学哲学的一本大型目录,借由阅读梳理一下西方哲学史的结构。

2、本书汇集并校释了魏晋思想家王弼的《老子注》《周易注》等主要著作,是研究王弼的重要资料集。

3、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

4、《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5、《西方哲学史》是英国现代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讲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西方哲学史》全书共3卷,全面地介绍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20世纪中叶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第1卷讲的是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2卷讲到天主教哲学从兴起到壮大,最后衰落的历史。

6、《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的原理》,(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7、从主要哲学家的原著中重点选录有代表性的段落

8、所以人由于有了对象,他才由自在成为自为,这样他就双重化了,他就保持着他自身,而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东西。

9、假若人们把城邦看待为偶像的体验早已幻灭,因而下定决心靠个人的力量获得拯救,更好的方法或许就是依靠自己。

10、这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

11、1985年,冯友兰的弟子涂又光先生翻译为中文版,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也是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唯一版本。如今,中文版出版30余年,涂译本始终雄踞各大哲学类图书榜单的Top保持着超过哲学类图书50%的市场占有率,也大大带动了哲学品类图书的高速增长。

12、《周易》将中国文化引向了“天人合一”的大方向和终极高度。普通人以为只有卜筮之用。其实周易最伟大的正是它的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符号系统。通过研究卦爻符系统中的位置、关系、转换等去理解体悟其中的高明哲理和人事之道,才能真正体会其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13、清末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庄子》注解的总结之作。《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汉学家如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有郭嵩焘和郭庆藩自己的意见,是目前研究《庄子》的重要资料。

14、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15、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我所说的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个人、每个事物都应当看做宇宙的部分。当一个人思想宇宙的时候,他是在反思地思想。

16、《中国哲学史大纲》,是胡适先生在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和此后的北大中国哲学史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是一部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的专著,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开山之作。

17、该书比较简明通俗地讲解了《纯粹理性批判》要点,把人的理性的性质和范围问题归结为数学知识、物理学、形而上学如何可能的问题。提出这个体系的中心思想在于要求停止沿着老路编造形而上学体系,首先批判理性,以了解理性认识能力的实质。希望哲学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个为建立科学的未来形而上学铺平道路的工作。

18、有了以上书籍的铺垫之后,可以考虑读一读所罗门的这本《大问题》。

19、再个,我也推荐看看方东美先生的一套哲学文集,例如《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生生不息》等。这是因为方先生也有闭关的经验,学术也贯中西。以及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也是必看的。不过倒可以等中哲的基础打好了再看,因为其中文言晦涩义理也深奥。

20、《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历史学著作,它是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西方文明的根源和发展趋势所做的全景式梳理和诊断。汤因比对“希腊精神”的描述无疑带有某种斯宾格勒式的“文化形态论”,但他的历史叙述渗透着强烈的个人问题关切甚至“文明忧虑”。

21、《近思录》是南宋朱熹所著, 此书按照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22、《传习录》 哲学著作 修身养性 知行合一 王阳明 (明代1472-1529)

23、《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希望你对生活的审视,就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开始。

24、对于从未接触哲学史的大多数读者来说,猛然去读大部头的中国哲学史亦或世界哲学史,难免望而却步。但作为一部简史,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而且能让内行不觉无味,外行不觉难懂,能让人反思当下,找到人生之根。

25、《伦理学》,(荷)斯宾诺莎,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26、《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

27、《论语今读》,李泽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8、《叔本华论说文集》,(德)叔本华,范进、柯锦华、秦典华、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

29、《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30、《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1、《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革命运动和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32、《中国哲学史》是2011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是冯友兰所著的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

33、本书既有《老子》本文和注释,又有《老子》的今译译文和释义,附有名词索引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释文,适合初学中国哲学史的读者。

34、《逃避自由》,(美)弗洛姆,刘林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35、通宵读完这本书,因为它真的是“毒药”,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让我了解什么是中国哲学,还让我简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

36、国家从此不再凌驾于各种人类集团之上,而是为统治阶级所服务,它的使命不再是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日益完善自己,而是把艺术、宗教和哲学用来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甚至强迫它们根据统治阶级的观念和命题去建立体系;

37、余英时先生认为,此书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开创性、革命性”的意义,是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移过程中的“全新典范”。

38、本书是由北京大学的张岱年、朱伯崑、邓艾民、汤一介、楼宇烈等先生参与编写的。与上述几种中国哲学史著作不同,本书是大学哲学系所用的教材,经过几次修订删改,较为成熟。

39、此书区别于冯友兰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旧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故称新编,体现了冯友兰晚期对中国哲学史的新的理解和总结。《新编》与《中国哲学史》在着眼点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一般与特殊(即共相与殊相)的问题在《新编》中被作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第把考察阐述中国哲学的精神境界作为一个基本着眼点。

40、第3卷主要讲述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科学的兴盛期,再到19世纪思潮的猛烈涌动。作者最后提出了逻辑分析哲学。

41、(3)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的主要哲学思想

42、20世纪智者阿诺德·汤因比对希腊精神的全面解读

43、《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