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辜鸿铭简介(精选美句69句)

辜鸿铭简介(精选美句69句)



辜鸿铭简介

1、《中国人的精神》是全面反映辜氏文化思想的代表作。本书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它是一战前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对于中国精神生活的“揭示”,关于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价值的阐述,都很有意义。

2、对于这次会面,辜鸿铭这样评价:“在新加坡与马建忠的会晤,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正是马建忠,使我改变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3、在西洋游学的11年间,他辗转英法德,学会了这几个国家的语言不说,还先后在爱丁堡大学、柏林大学读书深造。

4、1857年7月18日,辜鸿铭出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其父辜紫云会讲闽南语、马来语和英语,在一家英国人创办的橡胶园当到了总管。

5、辜紫云同意了,但在临行前,他把辜鸿铭拉到家里的祖宗牌位前,点了一炷香,专门叮嘱了一句话:「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

6、辜鸿铭被马建忠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震撼了,甚至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40年后,辜鸿铭在回忆那三天与马建忠的对谈时依旧记忆犹新:「我在新加坡同马建忠的晤谈,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正是因为他,我再一次变成了一个中国人。」

7、当时西方对辜鸿铭的评价,远比国内对他的评价高得多,以至于有了那句话:「到中国可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简介)。

8、“我想她的出生预示了一个新时代春天的到来,”他说,“她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秋天里的最后一只花朵。” 

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W0uiHzKKKVk4CWQioBxpA提取码:ssd1 书名:中国人的精神

10、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与尊重中华文化的复古思潮形成针锋相对的局面。

11、辜鸿铭所在的中学课程本来是极繁重的,但由于各科在布朗身边都提前打下了基础,整个学习的过程变得毫不费力。学校的功课既然顺利,没事时辜鸿铭便接着记诵卡莱尔的《法国革命》。他越读越有兴趣,可是读多了便无法背诵。若按布朗的要求慢慢来,又控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就这样时快时慢的把卡莱尔的《法国革命》读完了。后来辜鸿铭终于征得义父的同意,可以随便阅读义父布朗家中的藏书了。有许多书,辜鸿铭并没有打算背熟,但也在不经意间“过目成诵”了。

12、想象不出这么大一座城市,会出现在如此偏远的地方。坐舢板从长江下游到这里,需要花五天。

13、沈曾植说:“你讲的话我都懂,你要听懂我讲的话,还须读二十年中国书!”

14、马建忠——清末著名的学者和外交家,也是李鸿章的重要幕僚。1882年,马建忠途经新加坡,辜鸿铭得到了一个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

15、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辜鸿铭简介)。

16、最后总而言之,辜鸿铭的特点是“怪”。怪的言行,有些有佯狂成分,那是大缺点。但有些来于愤世嫉俗,就间或可取,至少是还好玩。如:

17、(6)丁未年(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张文襄与袁项城(袁世凯)由封疆外任同入军机。项城见驻京德国公使曰:“张中堂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我是讲办事的。”其幕僚某将此语转述于余,以为项城得意之谈。予答曰:“诚然。然要看所办是何等事,如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同上《倒马桶》)

18、真正的中国人,我们现在了解了,就是一个有孩童般的精神世界的成熟理智的人。简而言之,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孩童般的精神和成熟头脑的人。因此,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精神。

19、《觉醒年代》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其首要贡献不是客观地描述了关于那个年代的历史细节和历史真实(那只是一种有效的艺术方法),而是以一种罕见的勇气,用影像书写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段重要的历程——从文化启蒙到思想启蒙到政治觉悟到革命行动的完整思想史。

20、而在翻译一系列中华经典的过程中,辜鸿铭自己也渐渐完成了一个转变:从相信东西方文明能够互补,到相信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甚至可以拯救西方文明。

21、他虽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良师益友,从而找到了一生的热爱。

22、这一点,在他1915年出版的《春秋大义》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本书的英译名,就是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中国人的精神》)。

23、最早把《论语》翻译到西方世界的译者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还有些译本,但都是由西方传教士完成的。辜鸿铭有一次偶然接触到了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的《论语》。

24、  從1901至1905年,辜鴻銘發表了《中國札記》,反復強調東方文明的價值。1909年,辜鴻銘的英文著作《中國的牛津運動》出版,在歐洲尤其是德國產生巨大的影響,一些大學哲學系還將該書列為必讀參考書。1915年,辜鴻銘所著的《春秋大義》(英文版名為《中國人的精神》)出版,立刻引起了轟動,先后被譯成德文、日文等多種文字,並在德國一度掀起“辜鴻銘熱”,一些高校和學術機構還成立了“辜鴻銘俱樂部”。他的名字在歐洲幾乎家喻戶曉,以至於在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25、所以我根据我的旧日记,用记忆来补充它,写成这篇辜鸿铭的回忆。辜鸿铭向来是反对我的主张的,曾经用英文在杂志上驳我;有一次为了我在《每周评论》上写的一段短文,他竟对我说,要在法庭控告我。然而在见面时,他对我总很客气。

26、张之洞当时为湖广总督,经办洋务,正缺辜鸿铭这样精通西学的人才。

27、“你是说休谟和柏克莱,可是我在牛津的时侯,那里的哲学家们更关心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如何才能不冒犯他们的神学同行。如果他们思考得出的逻辑结果可能会危及社会地位的话,他们宁愿放弃。”

28、当黄种人也可以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枪炮,并面对你们的时候,你们白种人还剩下什么优势?你们求助于机关枪,可是到最终,你们将在枪口下接受审判。”

29、因缘说完。言归本人的正传,想由外而内,或由小而大。先说说可以视为末节的“字”,我看也是因怪而坏。《辜鸿铭特辑》收陈昌华一篇《我所知道的辜鸿铭先生》,其中说:

30、很多人因为辜鸿铭对中华文明的维护,将他看成顽固的保皇党。

31、他们陷入自己的文化思维中,想当然地以为“中国人野蛮、未开化”,对中国文化有太多误读。

32、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辜鸿铭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

33、一会儿,他对我说:“去年张少轩(张勋)过生日,我送了他一副对子,上联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下联是什么?”我当他是集句的对联,一时想不起好对句,只好问他,“想不出好对,你对的什么?”他说:“下联是‘菊残犹有傲霜枝’。”我也笑了。

34、“你们认为只要随便召唤,我们就得随叫随到。”这时,我才弄明白他对我朋友以那种方式与他联络仍耿耿与怀。

35、辜鸿铭自莱比锡大学毕业后,又赴巴黎短期进修法文,布朗又为辜鸿铭联系进入巴黎大学,意在让他学习一些法学和政治学。其实当时辜鸿铭只有22岁即已遍学科学、文学、哲学,并熟谙各国语言,造诣却非一般中国留学生可比,辜鸿铭以极快的速度读完了巴黎大学整学期的讲义和参考书,除偶尔上学校上点感兴趣的课以外,辜鸿铭都自己在家读书。并每天抽一点时间教他的女房东学希腊文。从刚开始教她学希腊文字母那天起,辜鸿铭就教她背诵《伊利亚特》,他的女方东笑着说,“你的教法真新鲜,没听说过。”于是,辜鸿铭就把布朗教自己背诵《浮士德》和莎翁戏剧的经过讲给她听。她说“好,我就这样学下去。”辜鸿铭说;“等你背诵一本,你就背两本,挡都挡不住。”

36、一次在从福建返回香港的船上,他兴致勃勃地给外国人讲解起中国文化。

37、1919年6月11日,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3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39、托马斯·卡莱尔。他认为「思想是人类行为之本,感情是人类思想的起源」,这些观点对辜鸿铭后来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概括和推崇产生很大影响。

40、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北京、武汉等辜鸿铭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试图通过实地探访,寻找辜鸿铭当年的踪迹。

41、他带着困惑但友善的神情望著我。突然间我有了一个主意。

42、布朗认为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水平已经超过了一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将来足可适用自如了。但辜鸿铭这时用自学方式,尚未正式涉及散文,布朗安排辜鸿铭读卡莱尔的历史名著《法国革命》自己慢慢读慢慢背,遇有不懂的词句再去请教别人。但只读了三天,辜鸿铭就哭了起来。布朗吃惊的问;“怎么了?”辜鸿铭回答说;“散文不如戏剧好背。”布朗又问辜鸿铭背诵的速度,发现他每天读三页,于是释然;“你每天读的太多了。背诵散文作品每天半页到一页就够多了。背诵散文同样是求熟不求快,快而不熟则等于没学。”

43、对于辜氏的怪,这篇文章描述得有声有色,并能由形而神。不过说到怪的来由,温源宁认为只是求与众不同,就还值得研究。问题在“求”字;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那就凡是多数人肯定的,辜氏应该都持否定态度,或者深入一步说,辜氏的所言所行,并不来于心里的是非,而是来于想反。事实大概不是这样,或至少是,并不都是这样。比如辜氏喜欢骂人,表现为狂,对于有大名的曾国藩和彭玉麟却网开一面,并曾套《论语》的成句说:“微曾文正,吾其剪发短衣矣。”

44、我连忙说什么都不用送,这次拜访的记忆本身就是最好的纪念。他笑了。

45、然而,在同时代的更多人眼里,辜鸿铭是一个守旧的怪老头。

46、当年,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47、辜鸿铭漱口的最早典故,其实不是漱口,而是洗耳朵。辜鸿铭老先生应该采的就是古人的洗耳朵的典故,只是在北大开会的场合当中,漱口比洗耳朵更便利一些。

48、绪论:良民宗教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妇女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大汉学家中国学中国学附录:暴民崇拜教或战争及其出路

49、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文学新时代,一大批名家名作纷纷出现。

50、我马上站起来向他表示感谢。他指给我一把椅子,给我倒上一杯茶。

51、接着,他用更为平和的语调同我谈起很久以前的哲学家。那时,他同弟子们周游列国,向可以教化的人们宣传自己的学说。

52、但他研究西方哲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佐证他的一贯观点:即儒家学说已经囊括所有的智慧。儒学已经满足了他所有的精神需求,这使得所有的西方学问变得毫无价值可言。

53、他出生于马来半岛槟榔屿,父亲是中国人,母亲则是葡萄牙人。

54、我穿过一个院子,被领着进入了一个又低又长的房间。房间里仅有几件简单的家具:一张美式桌子,几把檀木做的椅子和两张茶几。靠墙摆着书架,在书架的空格处挂满了书法条幅,我猜想条幅上写的是孔子的语录。

55、家长必看视频:《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全程规划》

56、很快,受杨玉书推荐,辜鸿铭入了张之洞的幕府,正式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人生之旅。

57、  回到國內后不久,辜鴻銘就開始用自己的文章來捍衛中國文化的尊嚴。自1883年發表題為“中國學”的英文文章開始,辜鴻銘走上了向西方宣揚中國文化的道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幾年裡,他完成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工作,將《論語》、《中庸》譯成英文,相繼在海外刊載和印行,后來又翻譯了《大學》。

58、其实,他不是古怪,而是心怀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59、这些译作自出版起就震惊世界,同时也让辜鸿铭名扬海外。

60、但他的保皇,和大多数为己谋利的保皇党,有着本质不同。

61、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条寂静、空旷的街道,在一面长长的白色墙壁上有一扇小门,轿夫把我放了下来。

62、因缘说完。言归本人的正传,想由外而内,或由小而大。先说说可以视为末节的“字”,我看也是因怪而坏。《辜鸿铭特辑》收陈昌华一篇《我所知道的辜鸿铭先生》,其中说:

63、本书力图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本书而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64、幕府里有很多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觉得辜鸿铭是假洋鬼子。

65、毛姆不懂中文,后来特地请了一位汉学家把诗翻译出来,看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是写给烟花柳巷妓女的赠诗。虽是玩笑,但这首用汉语古文写就的诗歌,在叙事和节奏上十分契合西方现代诗的韵味,这种功夫令当时的英国诗人们神往不已,以至于8年后,辜鸿铭的死讯传到欧洲,苏格兰诗人乔伊·格兰特感慨到:“辜鸿铭都已经老死了,会写中国诗的欧洲人还没有诞生呢。”

66、事实上,以我之见,如果用一个英文单词概括中国式人性给你的印象,那就是“gentle”,即“温顺”之意。我所说的“温顺”并不意味着天性软弱或者软弱顺从。

67、“您研究过当代哲学在美国的发展吗?”我问道。

68、他开始重读四书五经,逐字细抠其中真义。由于不会查康熙字典,他读起来很吃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5041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