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古代谦让的故事(精选美句42句)

古代谦让的故事(精选美句42句)



古代谦让的故事

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古代谦让的故事)。

2、造成孟浩然仕途不通的主要原因,便是王维的嫉贤妒能,堵住了孟浩然的仕进道路。

3、注重言传身教,作为家长的我们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效仿榜样。

4、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5、到家时,苏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烂肮脏不堪,满脸尘土。妻子见他这个样子,摇头叹息,继续织布;嫂子见他这副样子扭头就走,不愿做饭;父母,兄弟,妹妹不但不理他,还暗暗笑他活该!

6、牛弘对待自己的弟弟如此宽宏大量,实在是很难得。”

7、“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是否能让我拜读一两部?”(古代谦让的故事)。

8、《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9、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负薪挂角》

10、其实这种争论一点必要都没有,贫道开车回到家翻一翻书,虽说手头资料不全,就看到了好多类似故事的记载,还不光光是以上三位。

11、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12、我今天重点和大家讲中国东汉末年神童、曹操之子,曹冲的故事。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我今天就说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吧!

13、齐桓公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渴望见他一面,与他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他,小臣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见他,也就算了吧。”

14、我想,这位妈妈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这组漫画所揭示的“孔融让梨”这个传统美德故事背后所谓的(虚伪)吧!

15、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如果没有惊人的意志力,完全做不到。

16、贪婪是人的本性,跟风是人得天性,而投机简直是快速致富的不二法门。但是巴菲特把这些全都屏蔽掉了。

17、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18、我心中的答案是:有必要,但更有必要学会包容和适应。

19、文王再问:“既然你最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20、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妇女,她们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21、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22、而大哥扁鸿的医术更加出神入化,能够防病于未然,只要看人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可能得什么毛病,然后在其得病之前就及时治疗。

23、文端公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

24、有一次姜肱跟他的弟弟一同去京城,结果半夜路遇强盗。月光下,强盗面目狰狞,手里的匕首泛出幽幽寒光,看了直叫人打颤。强盗嚣张地晃着寒光闪闪的匕首一步步逼近抱在一起的俩兄弟。突然,哥哥推开弟弟,抢上前一步说:“我弟弟还小,我是做哥哥的,我可以牺牲,我要挽救我的弟弟,希望你们放他一条生路。”这时,后面的弟弟也走上前来说道:“不!你不可以伤害我哥哥。哥哥学问、品德很好,是家里的珍宝,是国家的栋梁,我年纪小,能力差,不及长兄,还是杀我吧!”兄弟俩都争着让对方活着,想到兄弟就要生离死别,俩人不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25、其实,这首诗就是劝告他的家人,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争来抢去呢?张家人看罢来信,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

26、就孔融让梨所提倡的(谦让)美德,就有利益的考虑在里面。

27、“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

28、经过“血淋淋”的一年,苏秦已经很有学问了。他又开始出去闯荡天下,这一次终于事业有成,很有心得,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29、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再也不偷懒了。

30、巴菲特有“股神”之称,但是他选股票进行投资的决策很简单,不但长期不变,还广为人知,在这种情况下,却从来没有人在这一方面超越过他。

31、比如,非婚生子,无论是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都不为社会主流道德观所容,为什么?考虑一下,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相互没有交流,但都不约而同地演进出了(婚姻)这种制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古代生产力低下,要把一个婴儿拉扯大尤其不宜。当时的人类还没有计划生育的问题,人类面对莽莽自然,保持部落的人口数量尤为重要——所以,把小婴儿拉扯大,不光是一对父母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个部落生存的大事。能否为小婴儿提供良好的成年人的佑护,也不再是个人私事,而是上升到(道德)层面的问题。

32、“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揪一下头发就惊醒了,继续读下去。

33、我自认为不如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我也相信比我有钱的人即使在中国都有很多,但是,我仍然建立起一支慈善基金。我认为的慈善理念就是,不是一个捐出的钱越多就代表他对慈善更为热心,慈善只是回报这个社会的一个手段,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

34、《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35、  集体活动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到户外玩滑梯,滑滑梯的感觉好极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小豆芽也不例。只见小豆芽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谨慎地坐下,确定自己坐稳之后,才双手紧紧扶好,“吱溜”滑了下去。小豆芽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脸上绽出成功的喜悦,冲老师会心的微笑。“简直是太可爱了,从孩子身上就体现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小豆芽身后的亮亮飞快地跑向小豆芽,小手一伸把小豆芽推到了身后,小豆芽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师,没有跟亮亮计较,显得很有风度。这样的一幕在这个两岁小儿身上发生,何尝不是一种谦让呢?。

36、关于谦让的故事,其实早就有。城市文明还没有兴盛的时候,不兴让地基,兴的是“让畔”。“舜耕于历山,农者让畔。”“让畔”,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常讲常新的话题。

37、郭的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千里寄书只为墙,严君(对父亲的尊称)何事苦忙忙?地过千年换百主,让他一步有何妨。”郭东野,就是郭朴(1511~1593年),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明代大臣,河南安阳人,诸位请注意,他也做过“天官”,即吏部尚书。

38、六尺巷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谦让精神,谦让精神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39、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的好极了。”谦虚的名人故事篇12美国的莱特兄弟是飞机的发明者,他们为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41、看了之后我的感想就是:身为拳王,能做到如此,可算为谦让的楷模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469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