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茨威格是哪国人(精选美句76句)

茨威格是哪国人(精选美句76句)



茨威格是哪国人

1、活着,以及让人活着。这是一个城市、一个组织的长期修养。(茨威格是哪国人)。

2、100年前,梁济在出门投水自尽之前,与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聊起了欧战(即一战),他问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

3、但是大战刚爆发时,欧洲参战各国,却洋溢着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情绪,充满幻想的热血青年们迫切希望为国出征,甚至为开战而举杯欢庆。当时普遍是这样的场景:人们聚集在街头,向出征的军队投掷鲜花,如痴如狂。征兵处排起了长队,青年们在狂欢中走向战场,谁又知道,战场就是屠宰场……

4、大革命期间,无数巴黎女子像罗兰夫人一样人头落地。

5、关山远|我们为何爱读金庸?乱世情义,更叫人生死相许

6、“我所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我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人,内心的最深处也被我们欧洲大地上无歇止的、火山喷发般的天摇地动所搅扰。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当中,没有谁比我更首当其冲了: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上。”

7、于是,他感到心力交瘁。这不是肉体的疲劳,而是心灵的疲惫。所以他在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之后,选择和夫人服毒自杀。

8、说起茨威格,大部分中国人都会有个不算清晰的印象,他有名气,但远不如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有名气——徐静蕾凭借改编这部小说拿下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孟京辉将它改编成独角戏搬上戏剧舞台。

9、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侵占;失去国籍;与阿尔特曼结婚; 1940年,加入英国国籍,后去巴西;

10、 1916年,在莫扎特故居萨尔茨堡购买了房屋;结识女作家弗里德利克?封?温德尼茨;创作了戏剧《耶利米》,取材与《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

11、关山远|日寇在华北用刺刀和机枪也没得逞的“奴化试验”

12、茨威格借历史之手,为平凡人的激情奉上赞歌,向伟大人物抗争命运时的坚强信念致敬,并给黯然陨落的失败者以应有的尊严,因为在人类历史的夜幕上,他们才是恒久闪耀的群星。

13、这部完成于1936年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祈求人的理性和对人的宽容。作者把历史事件当做镜子,特别清楚地揭示了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危机和邪恶。卡斯特里奥挺身而出反对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暴政,其态度之坚决,在他的所有同代人中无人能与比肩。加尔文是指控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为渎神者并*终将其火刑处死的主谋,塞尔维特被处死后,神学上的和政治上的专制与要求宽容之间的斗争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卡斯特里奥却要竭尽全力将良知对抗暴力的斗争进行到底。

14、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15、茨威格毕竟属于文明上升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无论现实多么缺乏理性,多么血腥,无论他经历多少背弃和疏离,忧患和绝望,终其一生他从未改变的依然是年轻时就深植于心中的关于人性的一些永恒信念,始终坚守着一份他一生最为珍视的“内在的自由”,并藉着书写伊拉斯谟、蒙田、西塞罗和卡斯泰利奥一次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理解的茨威格之于我们的意义,或许也是茨威格对舒老师的意义。(茨威格是哪国人)。

16、他们都是在如此兴亡中的拙者,虽因性格的不同选择了各自的征途,但始终坚守着自身的信仰,从一而终。

17、1900年,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

18、美丽,博学,优雅,风趣幽默的政治家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的半路上,民众冲着她恶声高吼:“滚上断头台去!”她微笑着回答:“您说得是,我正在往那儿去呢。”和罗兰夫人同时处刑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看到断头台时浑身颤抖,站立不稳。

19、一个人不必因为暂时写出了一些不像样、不成熟、缺乏责任感的作品,就立刻认为自己没有渴望了。一个人也许不能再现霍夫曼斯塔尔那样的奇迹,但是可以走一条像里尔克那样比较平稳和比较寻常的成才之路。

20、事发后,法国主流媒体无论是电视电台还是网站对于此事件的态度是:

21、这不是“谦退”,又是种不合时宜的“谦退”。

22、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23、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整个世界都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在身体或者精神的流亡中,一些知识人再也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只欠一死”、“义无再辱”,所以有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自沉昆明湖,有今天要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服毒自杀。

24、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2015)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导演(提名)、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著名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TheGrandBudapestHotel)的创作灵感源自于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

25、1942年,茨威格同他的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在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26、中国传统诗词中,常有描写乡情的诗句,听到来自家乡的音乐怀念起故土来很好理解。

27、他没有德国作家故弄玄虚的通病,没有玩深沉的“哲理思考”,也没有为卖弄渊博而故意生造出来的古怪词句。茨威格这种纯正真切平易近人的风格,是他赢得读者的主要原因。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茨成格既是个杰出的艺术家,又是个能给人以慰藉、启迪的朋友。

28、临终前,茨威格完成了自传《昨日的世界》。这本书如他在序言里承诺般真诚,他终于批判了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俄国布尔什维主义,但仍然不是按公众期待的方式。他的这句话,可以给影片当作注脚——

29、那些赤裸裸的、恬不知耻的关于战争的谎言不断向我袭来!我彻悟了,有罪的不是那些散步的人,那些漫不经心的人,那些无忧无虑的人;有罪的是那些用语言来煽动战争的人。倘若我们不用自己的语言去反对他们,那么,我们也有罪。

30、当秩序井然主导的世界和世纪不存在了,激情开始出来主导。秩序井然的时候,需要年轻人像老年人,过得有点麻木,读书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生活。那时候,老师的使命不是帮助年轻人前行,而是教他们学会谦让,不是去培养内心世界,而是要求他们尽可能融入现有格局,不是去提升生命能量,而是约束它们。

31、《好莱坞报道者》总结:“观众需要从情感力量的堆积与一些线索中进行推理。事实上,这是个主题作文,观众的想象对结局来说和影片所描写或者暗示的同等重要。”

32、关于王国维,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人间词话》里谈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事实上,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文字学、考古学、心理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深诣和创新,成就卓越,立下一座座学术里程碑。有人将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比作一颗耀目的钻石,每一个晶莹剔透的切面都闪烁着令人心旌摇曳的光彩,绝非溢美之词。

33、2013年巴黎足球俱乐部巴黎圣日耳曼夺冠以及2018年法国国家队世界杯夺冠后,本来开开心心的活动,最后也都演变成了骚乱和打砸抢烧。

34、在茨威格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最好的存在状态。

35、(黎明之前)对于巴西的描写毫不吝啬,片中茨威格的几次情感流露都是在巴西乡间。第一次是受到当地人的迎接,看着一群黑人乐手演奏管乐版的《蓝色多瑙河》。他们的演奏水平非常低,参差不齐,听起来会让人发笑。

36、人类总是留有很多回忆录。回忆录,其实更多的是理想录。我们都是生活的时代的见证人,从未真正拥有过这个时代。要深刻,就必须沉入,必须牺牲,而且是大批大量的方式和条件一掷而入。而这种沉入和牺牲,也会让人崩溃。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自杀,而世界大战在三年多后也结束了。今年是他逝世80周年。

37、然而,“革命者们”既没有嘘,也不会低调。革命需要打倒反动派,需要火样激情,需要宣传攻势。

38、而在烧警车之后,法国媒体终于姗姗来迟地报导了前因后果和整件事情。

39、他在《昨日的世界》里,引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我们的文化、文明只有那么薄薄的一层,它每时每刻都可能被来自地狱的摧毁性力量击穿;我们早已不得不逐渐习惯于在没有根基、没有法律、没有自由、没有安全中生活。”这句话,我看了之后震惊。

40、这个世界会好吗?回望历史,应该更加清楚人类本是命运共同体。别让悲剧重演,别让前人死得毫无价值。

41、通过(黎明之前),我们隐隐约约感到茨威格的死,和他的“政治不正确”有关;又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不张扬,也不懦弱,他不会死于对信仰的怀疑,但会死于理想的坍塌。

42、1938年9月,在弗洛伊德去世前九天,茨威格从巴斯寄出给弗洛伊德的最后一封信,茨威格在信中第一次对弗洛伊德使用亲热的称呼。

43、茨威格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这个时代的弃儿,最终以自杀抗议屠杀,以此作为与那个世纪最后一搏,在充满血腥与罪恶的二十世纪奏出了一曲绝响,留给后人的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哀惋。

44、其实茨威格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但不是记者乃至整个社会所期望的。在后来的作家协会的会议上,听着那些号召知识分子行动起来的演讲,茨威格如坐针毡。

45、两个相爱的人漫漫长夜里如果是在这条香街上漫步,那确实是薛微有点儿太冒冒失失的了……

46、茨威格在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道:“在普通人的想象中,1914年的战争被描绘成这样:一次浪漫的短途旅行,一场热烈的、豪迈的冒险。”一战爆发时,距离上一场大规模战争,欧洲已经享受了半个世纪的和平。茨威格写道:“在1914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和平后,他们哪知道何为战争,战争成了英雄的浪漫传说,人们只能透过学校课本与博物馆里的书作看到战争。骑兵穿着漂亮的制服冲锋陷阵,没有半个死者的光鲜行军,像男子汉般的疯狂冒险,一段美好的体验。难怪在送他们去屠宰场的火车上,他们竟然还又叫又唱的。”

47、他完全可以不用选择死亡,他为什么选择了死亡?这是许多年来,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提出种种疑问,作出种种解释。

48、影片没有涉及到他的文学创作,他内心世界的细腻仅仅通过表情的细微变化有所展现;对于他政治观点的表达,也仅限于第一章节。

49、茨威格说,我们这代人都很好地学会了一种锦囊妙计:不要对失去的一切哀伤不已。

50、从纽约赶来的犹太记者,对此失望至极,他说:“作为托马斯·曼之后最有声望的德语作家,一个犹太人,他却拒绝表态。他不是在捍卫艺术的独立性,他是个懦夫,自我且懦弱。”

51、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大师》和《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52、事后人们在王国维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却给了后人无数的猜测。

53、我亲爱的尊敬的朋友和大师,什么时候我将和您再见。眼下情况不佳。我申请英国国籍事即将办妥,因为我生性高傲,不去催促,他们还未签字。所以我现在是敌对的外国人,不得离开距巴斯市场五英里之遥。世界声望就这样在警察局的命令前化为乌有。我在这里愚蠢地苟延残喘,毫无用处,还没有能力写作,远离所有的朋友。我真要对这种愚蠢行为大笑不止———我毕竟可以比宣传部的七个官员更有用处啊———但是他们剥夺了我见您的快乐,这使我悲哀。但愿您只和我们大家一样因为这个时代而痛苦,别再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我们现在必须坚定———没有看见这些罪犯下地狱之前就死掉是没有意义的。向您所有的家人致以衷心的问候!怀着旧日的不变的忠诚的尊敬。

54、我们以为文化、文明如此厚重,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就是以这样截然相反的形式存在,只是薄薄一层,只要一捅就破。只有非常理想的环境,才能令它光芒闪耀。其实,在生活中亦然,那些行程中的美好感觉、印象、仪式、幸福,其实也经不起推敲,一捅就破。

55、《罗曼•罗兰:其人其作》 RomainRolland.TheManandHisWorks,1921(Originaltitle:RomainRolland.DerMannunddasWerk)

56、因此,在这样的大潮之中,茨威格的世界主义以及他始终秉持的对于以文化来连接欧洲的信念遭到现实重击。由此产生的心灵和精神的创伤以及痛苦,对于茨威格而言是无可比拟的。因为在此所毁掉的是一个在他看来曾经有机会所实现的欧洲乌托邦。

57、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右下)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康有为(左上)、梁启超(右上)等人流亡日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58、这个我也有很深刻的体会,感觉在20世纪末21世纪的头上,高速发展,一切井井有条,我们刚毕业出去工作就要扮得有经验,老成持重。所以二十出头的我们,就被训练得要像三十岁左右。

59、然这不再是大仲马,小仲马的巴黎,不再是卢梭,拿破仑,可可.香奈儿的巴黎,也不再是毕加索,达利,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居里夫人,徐悲鸿的巴黎。也许各年龄文艺青年心中的那个巴黎只存在于云端或云盘,不在地球表面。

60、在他真正灵感勃发的时刻,他所接触过的一切:读过的每一本书,见过的每一幅画和每一处风景,都会在他精灵一般清醒的记忆中复活。他用的比喻是那样自然、妥帖,就像用左手比喻右手似的;他的观点那样突出,就像舞台上的布景摆放在无垠的蓝色天幕面前。

61、在他们看来,天底下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柔美的,然而比时代的轰隆声更富有生命力的音响;当一个韵脚和另一个韵脚搭配得非常妥帖时,便会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动感,这种动感虽然比一片树叶在风中落下来的声音还要轻,但它却能以自己的回响触及最遥远的心灵。

62、作者: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

63、维也纳的咖啡馆,是让一个人从2只眼睛变成20双的地方。那是一种特别良好的氛围,这座城市特殊的艺术沃土、非政治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思想上和文化上的新取向扑面而来。它缓缓地、温柔地保留创作激情并让它成为整个生活的意义和核心。

64、赛金花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过这样一个亲历故事:义和团的拳民们把守住北京城各个路口,看谁不顺眼就称其是二毛子(汉奸),抓起来就要当街砍头。被抓者当然会极力申辩,然后义和团拳民们便用猜签的方式决定一个无辜路人的生死……

65、“革命群众”从不蛋疼,因为他们无法闲着。他们自发地将监狱长连打带捅弄死,然后把脑袋捣鼓下来顶在了杆子上。至此,攻克巴士底狱的革命宣告成功。

66、“倘若要我今天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长大成人的那个时代作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那么我希望我这样说:那是一个太平的黄金时代——是最为精辟不过的……谁也不相信会有战争、革命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激烈的暴力行动在一个理性的时代看来已不可能。

67、为什么孔子心中美好的世界是过去的,茨威格心中的也是?孔子要克己复礼,连文艺复兴,都叫复兴,明明是全新的创新。

68、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像很多犹太裔作家的命运一样,茨威格的作品被列为禁书,他在萨尔茨堡的寓所也被搜查,这促使他决定心离开德国,开始了国外的流亡生活,本书即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1934年5月茨威格致信克劳斯•曼说:“我现在打算写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他也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像今天一切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遭到希特勒的迫害一样,遭到马丁•路德的非难。我想以伊拉斯谟为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喻方式描述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和其他类型的人。”这封信应该可以看成是茨威格写作此书的心志流露。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茨威格的笔下,伊拉斯谟是一个“像工蜂一般勤奋的学者和一个思想自由的神学家,一个敏锐的时代批评家和一个温和的教育家,一个稍逊风骚的诗人和一个文采斑斓的尺牍高手,一个善于指桑骂槐说笑的人和一个弘扬人性的慈悲使徒”。

69、米塞斯坚韧地活着,看着纳粹失败;茨威格则选择死亡,彻底离开这片他不再熟悉,无法安身立命的伤心之地。而在两年之前,被困于西班牙一小镇的本雅明已经自杀。虽然本雅明困于当时的局面是其自杀的一个重要导火索,但这并不表示他没有承受着茨威格所感受到的那些痛苦。

70、茨威格跟弗洛伊德是很好的朋友,也深受他的影响。

71、“国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伦理纲常、社会道德,也可理解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道统。无论王国维,还是梁济,他们的死,都是用自己的生命,祭奠曾经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昨日的世界”。

72、历史人物传记,其中包括四百年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拍案而起、反抗宗教改革家卡尔文思想统治的瑞士勇敢学者卡斯特里,16世纪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和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等。无论是叙述传主的生平,还是评价其地位与功过,不管是刻画其心理与行为,抑或是描述其命运与得失,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肯定自由理念和人道情怀,抨击思想禁锢和专制独裁,表达了茨威格爱人类、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73、《玛丽•安东尼特:一个普通人的肖像》 MarieAntoinette:ThePortraitofanAverageWoman,1932(Originaltitle: MarieAntoinette.BildniseinesmittlerenCharakters) 

74、即便如此,不少法国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里也刻意掩盖许多信息,主要传达“警察被刺伤,开枪打死袭击者”的官方说法,只有《费加罗报》报道了受害者家属的陈述。

75、每一个年轻人在他的青春期总会有一种诗兴或者有一股想写诗的冲动,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心灵中泛起的细微涟漪。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4674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