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王阳明名言图片(精选美句82句)

王阳明名言图片(精选美句82句)



王阳明名言图片

1、1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不动真体,自能应变无言。

2、——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3、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4、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5、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王阳明名言图片)。

6、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7、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遇事须先反问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苛责他人。

8、6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9、1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10、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推导,如果一个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阴暗,那么其实不是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的心里没有光明,是他的心态出了问题。看到这点,力求扭转,那么光明便已不远。

11、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尼赫鲁

12、他还伪造了答复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在信中,他对两人弃暗投明的态度表示深深的欣赏,并且答应两人,在平定朱宸濠后会给两人升官发财的机会。他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13、应该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做适当的事,谋划和行事都不要越过自己所处的地位。遵照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做事,才是君子,才算作是致良知。

14、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错了或者没有用,你只是还没等到有能力欣赏你的人。

15、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16、王阳明认为,人是否感到快乐,都是由自己的内心来觉得的,也就是说,世间并非有那么多的不快乐,很多时候,不快乐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所以,在纷繁复杂的世间时刻保持快乐,才是真功夫。

17、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8、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刘易斯

19、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0、“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同上)。“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紫阳书院集序》)。“先声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同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听言动,即事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传习录》下)。“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

21、王阳明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就如树的根基好,抽出的枝条、结出的果子就是好的。修养好本心,那么一定会有美好的德行。

22、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23、能真心悔过是一种良好品德,但有的人犯错之后过分耽溺于悔恨之中,不能原谅自己。“是药三分毒”,在悔恨中不能自拔会更伤及自身。悔悟是正确的,也不必太过自责,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宽容。

24、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25、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2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

27、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8、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29、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3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31、王阳明认为立志是学问的根本,这个“志”不纯是从一己之私利出发,而是去除过度私欲,合乎“天理”,理即心。存天理,恢复本心,便是“立志”。

32、1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33、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34、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35、13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工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36、王阳明赞许孟子的“不动心”:心中充满道义,发现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么任何事发生都能对其泰然处之,让自己的心如泰山般稳固,不因外界毁誉而动心,不大喜大悲。

37、周积无声的下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

38、三十三期  三十四期  三十五期  三十六期

39、19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40、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41、1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42、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熹

43、一个叫徐樾的弟子,在岸边如信徒朝圣一样虔敬地希望和王阳明见面,王阳明答应了。

44、“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45、六期    七期     八期     九期    十期  

4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47、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48、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49、本平台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平台不对其可用性、准确性或可靠性做出任何承诺与保证,仅供方家参考。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wisdom_007@sina.com删除。

50、王守仁,号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子、孟子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作为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51、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52、30 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53、1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54、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55、0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56、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57、——我心由我不由天。只要此心不动,如何都是安然。

58、1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59、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60、十一期  十二期   十三期    十四期   十五期 

61、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2、18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63、王阳明回到老家后,立刻收起了青少年时的精灵鬼怪。开始研习程朱理学,反思自己从南昌回来的收获。说起来命运也是非常的奇妙。王阳明后来平宁王朱宸濠之乱。宁王就是在南昌,而宁王妃就是娄谅的女儿。命运早早的就把他们交织在了一起,这又是另一码事了。说回这头,有一天,王阳明和他一个姓钱的同学一起讨论理学的成圣之道。王阳明说“既然朱夫子说成圣要格物致知,那我们就来格物吧”。既然要格物,就得找个物来格。格什么呢。王阳明家最多的就是竹子,从那爷爷号竹轩公就知道,他家就是竹子窝。然后这位钱同学自告奋勇,说我先来。一头扎进竹林里头,坐在一根竹子面前,瞪大眼睛死死的盯着竹子,锲而不舍的看了三天之后,这位钱同学实在熬不住了,眼前一黑就栽倒在竹林里头。后来他对王阳明说“我是不行了,看来这圣人的办法我这一般人是学不了了,你继续”。王阳明瞥他一眼,想成为圣人怎么能这么没有恒心呢。王阳明攒着一股劲,也坐竹林里头去了。这一坐就是整整七天。把所有的精气神都花在了眼前的竹子上。最后体力透支殆尽,出现幻觉,气血攻心,吐了口血就晕了过去。这就是著名的阳明格竹。

64、这次格竹之后,可以说王阳明就落下病根了,后来身体也一直不好,也无法支撑他再来这一场格物了。并且,还使得王阳明反思,我格了七天七夜都格不出什么道理出来,看来这条路我走不通。得另外找条路。

65、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66、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67、1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68、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69、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7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71、4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72、道理: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73、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74、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75、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76、8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廊清。

77、10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78、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79、3 无善无恶事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80、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81、10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4616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