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2、解释:学习的时候不能光一味的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要经常的复习下学过的东西,这样做才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9、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10、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1、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1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孔子关于礼仪的名言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3、出自《论语·卫灵公》。大意: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14、(“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5、⊙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16、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7、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9、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0、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1、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2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4、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25、 No.65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2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27、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28、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4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