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学问最大的特点是为人生的学问。以哲学而论,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是人生论,而非知识论。为人生的学术关注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为知识的学术关注的是知识本身的真实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何谓为己,何谓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为己之学,是为自己而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为人之学,是学而让别人看,为了显扬自己,是以学问当做小禽小犊来讨好别人,以获取好处。所以,朱子《论语·学而》注曰:“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在朱熹看来,学问应以入道、积德为根本,是学者首先要做到的。正因为如此,朱子在注《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章时曰:“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可见,朱子(当然也是孔子)所谓之“学”为何?首先是人伦之道,是人的道德行为。故而,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学文是排在孝悌忠信仁爱等道德伦理之后的。
2、古诗词中有很多咏物诗,作者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写内心的感受,表达一种哲理,也警示世人应该如何为人处世。南宋有一位大儒学富五车,见解深刻,一生写了无数诗篇,其中就有很多咏物诗。下面分享朱熹的一首诗,短短四句话,没有一个生僻字,却极富理趣。
3、对于传统文化、古代典籍,我们应该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没有批判,我们就不能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古代典籍的不足与缺点,就不能察识其局限及其消极因素。而任何学说理论、思想观念、历史典籍,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与出现的,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最经典的著作也不能完全超越历史。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出现与历史发展不适应的消极因素,有些原本不足或缺陷性文化因子也会因为时间而呈现在人们面前。故而,对于传统思想、历史典籍,我们必须要分析批判。其实,以学术思想的发展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学说理论是绝对真理,是亘古(历古今而)不变的。正是由于人们的质疑、批判,继而不断思索,才使得一种思想学说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没有省思、质疑与批判,就没有完善、发展与进步。一个学说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同样,没有继承,人类社会也不可能有发展。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没有继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能悠久流长;无本之木,不可能枝叶茂盛。所以,继承前人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汲取古代典籍中适合今天的思想资源,是我们得以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古代典籍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借鉴,是我们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活水源头。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就是这样一部历史文化典籍。
4、作为刘家的世交,朱熹当然更了解刘玶的个人情况。刘玶生长于富贵厚实之家,出道就得个好职位,上上下下不是他爷、他爹的下属就是朋友,别人肯定会很好地罩着他,好事有份,坏事无缘,只得奖励,不背黑锅。即便犯点什么错,上级不愿意提醒,下级又不敢批评。几年下来,刘玶眼中,除了最高长官,就会目中无人。本事没学到两样,但眼界高,鼻孔粗,动不动就傲慢任性,上级瞧不起,下级处不好,两边讨嫌。如果一出错,必然就是大错特错,无可挽回。
5、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朱熹的简介)。
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的简介)。
7、《中庸》“天命之谓性”,朱熹《章句》注曰:“人物之生,因各得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朱熹此解,明显带有理学家的色彩。朱子把“人物之生,因各得所赋之理”称之为“性”,显然他是把“性”作为万物之性。但从《中庸》的论述看,此处之“性”并非涵盖万物,而是专指人之“性”。我们以为先秦儒家所关注、所思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的治乱,由此而探索、追问的是关于人之“性”,就当时的学术思想言,儒家还没有思考探究万物之性。
8、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
9、格物致知论 这是朱熹认识论的核心内容,其要领是,物格而知至,则知所止,而所止之处,即至善之境界,也就是《大学》中所言的“止于至善”。
10、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11、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2、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朱熹任满罢归。
13、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1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15、再如朱子论仁,理学色彩也十分浓厚。《论语·学而》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朱熹注曰:“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朱熹注《中庸》“修道以仁”之“仁”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朱子以“爱之理”、“天地生物之心”释“仁”,显然是宋儒的观念,与《论语》原义颇有差距。《论语》以孝弟为“仁之本”,宋儒以孝弟为“行仁之本”,仔细体味,其中差距甚大。孔子所言“仁”是由孝弟之情、亲亲之爱发展而成。既至孟子,依然认为孝弟是人的良知良能,扩而充之,才有仁义,所以,孟子仍然认为孝弟是仁义之本。孟子言性,是就人心而扩充之。心有善端,才有性善。先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由此“四端”,然后才有仁、义、礼、智。而宋儒认为,性中先具仁、义、礼、智,然后才有仁爱、孝弟,这与先秦儒学所论正好相反。他如,朱子论明明德、论亲民(新民)与《大学》原义皆有不合,今天我们阅读《四书章句集注》,要注意区分朱子之义与《四书》经文原义。
16、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7、两宋时期,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门人黄斡曾总结曰:“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论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行状》)又曰:“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同上)清人全祖望指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这些评价虽属溢美之辞,但真实地反映了朱熹在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影响。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又追封徽国公等。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自元朝始,朱熹关于经学注释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熹之言,则成为不能更改的、绝对的权威。易学更是如此。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真正确立了河洛之学和先天之学在学界的地位而为后世大多易学家所认可。
18、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
19、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被主和派韩侂胄等目为“伪学”。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其学认为:理、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又断言:“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教学授徒五十馀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又提出对自然变化的科学见解,如关于阴阳二气的宇宙演化说,如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论证地质变迁(原为海洋)说等。其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至日本等国,如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颇为流行。其博览和慎思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所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20、“涧里春泉响”,首句介绍山涧之中听到了泉水叮咚的响声,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他们顺着溪岸行走,沿途虽然有点幽深,却好像有行人的踪迹,所以他们并没有太费力,就来到了溪水的上游。
21、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22、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扩展资料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
23、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朱子提出了“三纲”、“五伦”道德伦理规范,以此来调整规范社会秩序。其在《论语·为政》注中说:“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除了“三纲”之外,朱子还非常重视“五伦”,他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如果说三纲强调的是臣、子、妇对君、父、夫的绝对服从,是单方面的要求与约束,那么五伦则是强调双方之相互关系,是对双方的道德要求(约束、规范)。以今天的社会发展来看,“三纲”有着非常明显的局限性,是我们应该批判的,而“五伦”所提倡的社会伦理关系,则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作用。对于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仍然有积极的作用。
24、坐厌尘累积,脱躧味幽玄。静披笈中素,流味东华篇。
25、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语录
26、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7、清人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28、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29、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30、朱熹的主要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八朝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楚辞集注》、《诗集传》、《韩文考异》等,后人编纂有《朱子语录》和《朱文公文集》等。
31、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3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虽然产生于八百年前的南宋,但由于作者所关注与探讨的是人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因而《章句集注》中蕴涵了许多超越时代的思想资源。面对外来文明佛教思辨哲学及其形而上理论的挑战,朱熹成功地发展了儒家学说,建构了自己的理学体系,有效回应了外来文化的挑战。《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五曰:“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朱子之学其学术目的就是格物穷理,并在理性原则指导下从事德行实践。朱子之理是对宇宙万事万物“所以然”、“所当然”的根本思考与追问,因此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格物穷理所表现出的理性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现代科学追根究底的求真精神和人文科学的求理精神。
33、朱熹(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4、 朱子家训宋·朱熹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35、诗人喜欢结交朋友,也爱好游山玩水。他的朋友遍及天下,大家都仰慕他的学识,愿意聆听他的指教,即使与他在一起畅游,也觉得大开眼界。有一次诗人在朋友的陪同下一起登山,山虽然不高,可是因为山路崎岖、林木密布,而显得非常幽静。
36、他赶至杭州,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37、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38、注:本朱熹像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塘尾村朱子文化广场
39、朱熹还创作了很多咏物诗,展现出自然的灵秀、景物的独特,同时也托物言志,抒写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这首诗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值得细细品读。
40、既然桃树是种植的,那么必然有人在此活动,令人想到这里可能有一位隐居的高士,但是作者却避而不谈。第三句没有续写桃树,转而描写残花。“烂红纷萎地”,地面上有很多落花,经过风吹雨打,早已显得糜烂不堪,令人怜惜。
41、坐厌尘累积,脱躧味幽玄。静披笈中素,流味东华篇。
42、凤凰网(《理学大师:朱熹》):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博览经史,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他在训诂、考证、注释古籍,整理文献资料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另外,他对天文、地理、律历等许多自然科学,也都进行过广泛的研究。他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那个制度的同时,也能体察民情,反对横征暴敛与为富不仁者,敢于同贪官污吏和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作斗争。在地方官的任期内,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赈济灾荒、鼓励生产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会的官员中,不失为一位正直有为的人。最后还应指出,朱熹还是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9)
43、朱子论“性”与先秦儒家颇有出入。《论语·阳货》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朱熹注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这里朱熹以“气质之性”来解释《论语》之“性”,明显与《论语》原义不合。我们知道,《论语》言性仅及“性相近”,无涉善与恶。至孟子始言“性善”,宋儒顺着孟子一脉尊奉“性善”之说,以“理”释“性”,理无不善,性当然为善。但朱子深知孔子所言“性”非专指“性善”,故托出“气质之性”以释,企图以此弥合与《论语》原义之罅隙。
44、梁振杰,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博士后,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与经学、中国古代学术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专著《走近原始儒家》《由诸子之学到官方经学》,在《文学遗产》《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45、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46、(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47、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48、由此看来,朱熹不仅知恩感恩,懂得情义无价,但更知道理之所在,不会一味还人情,不顾原则,不计利害。可以说,朱熹的报恩行为通于情,达于理,算得上中情中理的典范。既不会横遭非议,也不会引人注目,还可以磨炼恩人子孙的心智,培养其为政本领,可谓一举三得。
49、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讲学。晚年遭遇庆元d禁,被列为“伪学魁首”,削官奉祠。
50、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朱熹在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
51、结尾引人深思,“未肯出山流”。桃树栽种在水边,溪流也并未枯竭,可是零落的花瓣却没有落到水面,作者在下游地段也没有发现残花顺水漂流。花瓣即使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她也不愿抛弃故主,而奔向外面的花花世界。
52、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53、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54、宋朝建炎四年农历九月十五日(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症,排列如北斗。宋朝绍兴五年(1135年),五岁时,朱熹始入小学,能读懂《孝经》,在书额题字自勉:"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六岁时,朱喜与群儿游玩,以指画八卦干郑氏馆舍前沙洲上。向父亲问日、问天。
55、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他一生著述无数,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诗人从小苦读、满腹经纶,入仕之后更是走南闯北、阅历丰富。他的诗歌题材众多,既有展现羁旅困顿、宦海沉浮的佳作,也有描绘田园风光、壮丽山河的名篇。
56、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57、于是作者猜测,她们是“未肯”离开。读者也会联想,到底是因为留恋这里的幽静氛围?还是由于舍不得辛勤培育她们的主人?
58、朱子《四书章句集注》自元代列科举之目,家诵户习,已逾七百载。但朱子以理学思想注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极力去接近原著,但终究不脱宋儒痕迹,而罅隙终不能弥合无间。故而,今天读《四书章句集注》者不可不知。
59、绍兴一十三年(1153年)夏,朱熹赴同安途中,受学于延平李侗,秋七月,失熹至同安,以其“敦礼义,厚风俗,劾吏奸、恤民隐”的治县之法管理县事,排解同安、晋江两县械斗,整顿县学、倡建“教思堂”,在文庙大成殿倡建“经史阁”,主张减免经总制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3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