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孟子的名言和故事(精选美句57句)

孟子的名言和故事(精选美句57句)



孟子的名言和故事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2、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的名言和故事)。

3、(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4、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5、“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告子上》

6、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7、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8、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11、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12、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3、简析: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4、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  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7、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8、“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19、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21、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22、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4、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25、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2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7、这样的气势,不仅仅因为文辞酣畅、音律优美,更是因为孟子对于儒家的坚定信仰,以及“舍我者其谁”的天下担当。

28、心得分享:中国人向来喜欢从自然界中寻找人生哲理和智慧。且自古以来反复强调: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一个人的格局、境界一定和经历有关,也和人的视角和所处的地位有关。孔子登上东山,发现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发现天下都变小了。人啊,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才不会鼠目寸光。在企业组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产品,员工总是觉得价格太贵了,质量不好,卖不出去;可是领导总是觉得我们的产品质量最棒也最好卖。做员工时,打印文件时从来不会考虑节省纸张,做老板后,才知道能双面打印尽量双面打印。做员工时,中午午休时,从来不会自觉的去关了灯;做老板后,中午午休时,一定会去关灯。。。。这些种种的行为差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角度问题。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假如入一个员工,思考问题说话做事时,站在经理的角度,那么他就有资格成为经理候选人了。假如一个经理,思维模式是总监式的,那么他就有资格成为总监职位候选人了。”因为人最难调整的是思维习惯。很多人每天都在按照思维惯性在生活和工作。每天琢磨的都是眼前“一亩三分地”这类的芝麻蒜皮的小事。

2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3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2、心得分享:这里用山喻人;山本有木却光秃,是因为砍伐过度所致;同理,人本善却不善,是因为天赋善性被蒙蔽了。我们是怎么泯灭了自己的善心善性善行的?首先是因为我们散失了良知,良知又是如何散失的呢?那是因为我们在白天的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被俗世的诱惑名利所浸染了。所以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学问不仅仅是读书识字学知识,最重要的是找回我们散失的那颗“良心”而已。找到了,我们就回归了“本善”。

33、我们要学会多把自己的短处拿出来,让别人当我们老师,我们去虚心请教。当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我们再拿自己长处出来显摆一下,但不要经常如此。不然别人会认为你是一无是处。这就叫低调,用短处去伪装自己,这也是聪明人之举。

34、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35、你讲说他人的不善之处,如果这种说法造成了后来的麻烦,你应当怎样去对待呢?

3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37、    释文:孟子说,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只要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量,有规划,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可以让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3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39、“夏畦”,是指夏天在烈日炎炎下进行田间劳动,这样当然很辛苦。但在正直的人看来,“胁肩谄笑”的卑劣姿态,却比夏天在太阳底下劳作还要难受,所以叫做“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4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42、(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43、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4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5、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46、要修好孟子的第二乐,我想一定要结合儒家“慎独”才行。人只有时时刻刻做到自我规范,自我要求,自我管理才有可能做到心净无染。东汉杨震的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时刻“慎独”的典范了。中国人讲一个人做人做事会面临三种审判:第一种审判是天道审判,也即“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二种审判是人道审判,也即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的裁定。这个审判包含历史评判,所以中国人非常在乎身前身后名。第三种审判是良知审判,也即自我审判。谚语有云:“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有的人每天睡不安稳,每天担惊受怕,究其原因或许自己内心有亏。这个世界上想坏事、做坏事麻木到毫无良知的人还是极少的。每天受良知审判的人活在“人间地狱”之中,地狱不在来世,而在此时。换言之,心性光明的人每天都生活在“人间天堂”,天堂也在此时,而不一定只在来世。

47、懂得恭敬的人不会侮辱旁人。懂得节俭(克己)的人不会侵犯旁人.。

48、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4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50、简析: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要有个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5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3、《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资料。许多激励人性、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即源自于它。

5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5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6、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371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