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精选美句59句)

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精选美句59句)



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

1、④悲守穷庐——“穷庐”,书上有注释,即“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对应起来,“穷”就是“处境困窘”“穷困潦倒”。(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

2、《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3、当然,这句还是从反面鲜明地指出珍惜时间的重要意义,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4、   这位父亲的良苦用心,做儿子的会懂吗?如果你是这位儿子,你会有何想法、有何感触?(诸葛亮诫子书写作背景)。

5、中语会“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6、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并入选中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7、修身和养德是一个意思,均是指品德修养。好静和俭朴是品德高尚者的共同特点。喜欢独处、生活简单是很多大人物共同的生活习惯。

8、这是我闲暇之余写给18个月儿子的一篇小品文中的其中一段,融入了真情实感的文字往往可以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作为一个母亲,我爱我的儿子,在文字中我也对儿子提出了未来的希望。今天我们也尝试走进一位父亲,看看他对儿子又提出了怎样的殷切期盼。(板书“诫子书”“诸葛亮”)

9、刘琦对诸葛亮说:“如今我们两个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就我们两个人,话出自你口,进入我的耳朵,无他人知晓,现在可以说了吗?”

10、(解释)非:不,不是;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没有;以:来;明:明确;志:志向;非:不,不是;宁静:宁静专一;无:没有;以:来;致:达到;远:远大的目标。

11、男孩继续道:“现在,请您遣散所有人。”国王照做了。

12、诸葛亮的时代,圣人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使用。诸葛身后蜀汉政权很快就没了,魏晋没有理由去推一个蜀汉的人物。儒家再次进入皇室已经是近一千年之后的宋朝了。

13、诸葛亮不仅上学时读书用功,工作后一样用功。

14、b.       第二句话写出了哪些关系?关系是怎样的?(志——学——才)

15、出山之后,刘备予他官、予他财、予他名,但他依旧本色生活。

16、我们可以对比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老洛克菲勒当时陆续成文,也远没有到交代后事的时候。所以虽然那38封信是他毕生真知灼见的精华,但仍不可避免的有自我表达的意味在里面。

17、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时不我待,意志会隨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一事无成,无所事事,悲伤地固守在毛草庐中度过一生,后悔有什么用!戒啊还是戒!

18、三赴大化抒情谊,卅载春秋写情怀——大高30年校庆活动纪实

19、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20、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1、四季之美·清少纳言(翻译:卞立强、周作人)

22、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23、   (译文)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25、每天晌午公鸡都会鸣叫三声,每到这时司马徽就知道下课了。

26、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老朽,健康最贵,身体第一。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9、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30、小男孩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31、《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3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3、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34、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敌军十万弓箭;

35、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研学旅行”导师专题研修学习感悟·梁冬青

36、《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37、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8、③多不接世——“专家”总是在关键时候“成功逃离”,所以,这里的“接”字没有“标准解释”,个人觉得它似乎与“接地气”很像,可以解释为“接触、连接”。“世”应该就是“社会”。

39、第从写作时间来看(是什么时候写的)。这篇文章写于诸葛亮在世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他不顾自己的身体病情和蜀国国力孱弱,执意北伐,并最终死在了五丈原。可见在诸葛亮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这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他给家人的遗言。

40、当时的时间是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已经是最后一次北伐,就在这一次北伐里诸葛亮“志决身歼军务劳”,死于军帐之中。

41、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42、李鸿章为了注定保不住的大清奋斗了一辈子、生前最终名誉扫地,但是他仍然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在自己可及的条件下做了尽可能多的事情,务实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尊敬。

43、(解释)年:年纪,年华;与:和,随着;时:时光、时间;驰:迅速逝去;意:意志;与:和,随同;日:日子,时光、岁月;去:消失、消磨殆尽;遂:最终;成:变成、成为;枯:枯朽;落:凋落;多:大多;接:接触、连接;世:时代、社会;悲:悲哀、悲苦;守:守着;穷:穷困潦倒、不得志;庐:简陋的房屋;将:又;复:又;何:怎么。哪里;及:来得及!

44、读书,是引领一个人进入更广阔天地的钥匙。诸葛亮就是手握这把钥匙,为自己铺就了通向更高舞台的阶梯。

4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6、有人说,现代社会中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就是忙碌、盲目和茫然。

47、?我觉得诸葛亮的这句话对我们现在来说,也是很有劝诫作用的。就拿我自己来说,目前是个公司的小职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每天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拿着每个月雷打不动的死工资。

48、诸葛亮写这篇文章是在公元234年,诸葛瞻8岁。在蜀汉政权的最后期,诸葛瞻与董殿共同执掌军政,最终战死殉国,可以说在功业和名节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49、(解释)君子:有才德的人;之:的;行:品行;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来,用来;修:修养;身:身心;俭:节俭;以:来,用来;养:培养;德:品德,美德。

50、   “也”字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增添文章的音韵之美,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

51、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52、   明确:句首的发语词“夫”给句子增添了音韵之美。

53、诸葛亮虽未能匡复汉室,但是他在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完成了自身境界的升华,无限趋近于一个完人。

54、可以说,诸葛亮写这篇文章是情真意切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浓浓的父爱,也可以看到精炼的人生思考与智慧,在诸葛亮看来,“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正是因为“静”,白求恩有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正是因为“静”,牧羊人才会平和,不张扬,才能靠双手和毅力造就了一片绿洲;正是因为“静”,诸葛亮才能沉着冷静,成为一代名相;也正是因为静,诸葛瞻最终为国家战死沙场。

55、诸葛亮写给刘禅的《出师表》一样言辞恳切,但是毕竟是给上级写的,所以面上的官话还是不可避免,不像《诫子书》全是干货。

56、        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5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8、公认的圣人两个半——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曾国藩算半个)。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