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总是认为作家的想像力会永不枯竭,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错误想法。认为作家永远能创作出取之不尽的轶事和趣闻,所有的故事都能像魔法般凭空出现。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一旦人们知道了你是个作家,就会主动送上人物与故事给你,只要你时时刻刻保持寻觅和仔细倾听的能力,这些故事就会...在你的一生中不断地找上门来。一个时时讲述他人故事的人,许多故事也会向他诉说。”
2、“我相信,在这种可怕的疾病来临之前,没有哪两个人能像我们这样幸福。我无力再奋斗下去了。我知道我是在糟蹋你的生命;没有我,你才能工作。我知道,事情就是如此。”
3、他虽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却依然享誉世界文坛。(茨威格为什么自杀)。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生活富裕悠闲的茨威格年方三十。他是犹太人,但家庭并不信教。这时的他已从维也纳大学毕业,造访过印度与美国。但他选择从军,担任战地记者。不幸的是,他当时效忠的国家奥匈帝国(1867-1918)属于同盟国的一方,日后终于因战败而解体。(茨威格为什么自杀)。
6、茨威格去世后,巴西总统下令为这位大师举行国葬。1945年以后,茨威格的作品首先在美国和日本,接着在苏联引起强烈反响,惟独在德语国家似乎为人所遗忘。直到1981年,茨威格诞生一百周年,联邦德国S·费歇尔出版社重版了茨威格的作品。
7、《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部历史特写集,收入历史特写十四篇,揭示人类生命进程中,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作者用十四幅精彩的人物画像将这些历史玄妙的瞬间延长、放大,使我们能够读到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辉煌或黯淡,或激情或绝望,但都凭着发现、创造与拼搏,构成了象征着人类信仰的闪耀群星。
8、他选择去德国柏林读大学不是没来由的。1900年的柏林,正从一个王国首都向世界城市过渡,每天都有新鲜的事发生。大学期间,他在巴黎、伦敦各地漫游,几乎走遍了欧洲,广泛结交不同国籍、说不同语言的朋友。
9、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另一个自杀的犹太人本雅明。看起来本雅明死的就比茨威格孝顺多了。他真的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带着他的书,他的笔记,他的文稿一路从德国逃到法国,从法国逃到西班牙边境,当他被堵在边境上的时候,他死了。这个比较符合我们的伦理。可你再想想,他要是把书都扔了呢?甚至把书都卖了变成钱呢?他还是有一条活路的。只不过扔掉所有的书之后本雅明就不是本雅明了而已。本雅明本来有机会作为另一个人比如本杰明在西班牙继续活着。但他却宁可死在书堆里。凭什么?对得起列祖列宗伐?
10、茨威格为什么要死呢?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差劲了。这也能算是理由么?确实这算哪门子理由?死!难道不应该是走投无路的结果么?我慌不择路,东躲西藏,上蹿下跳,最后被盖世太保逮住、像毙牲口一样打死在马路牙子上,还得我自己躺好,把脑袋放马路牙子上。这么死倒也符合我们的文化。因为我已经尽力求生了,浑身解数都用完了,跑也跑了、哭也哭了,然后你把我像狗一样打死,我也对得起祖宗了。列祖列宗之求于我者“苟活而已”。
11、这是古斯塔法先生对作家说的最后一句话。出自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
12、这部拿奖无数的电影,讲的是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也不愿离开这艘船。最后,当报废的船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时,他选择了和船一起葬身火海。这个结尾让很多观众都飙泪了。
13、“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
14、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地太平黄金时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让茨威格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15、以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16、战后热衷于恢复传统武士道精神的三岛由纪夫,于1970年11月25日带领私人武装成员企图发动兵变,在自卫队总监部的阳台上发表演说。800多名自卫队士官无一人相应,三岛随后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剖腹自杀,时年45岁。不少作家赶到现场,但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17个月后,川端康成也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7、1912年,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问世,同年上演;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表《致外国友人的信》。
18、然而流亡期间依然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的他,却不堪精神上的折磨。
19、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20、最可贵的要数他和罗曼•罗兰的深厚友谊。罗曼•罗兰是法国人,在一战中,法国和茨威格所在的奥匈帝国是对立的。但他们的友情没有成为时代的炮灰,在精神上,二人始终是同路人,反而由此开始了长达二十五年的通信。
21、生命诚可贵,请好好活着,珍惜生命中拥有的一切。善待自己,无论生活艰难或是人生痛苦,都不能轻言放弃。
22、○2月24日,乌克兰东部城镇丘吉夫的一个居民区,一名儿子在导弹袭击的残骸中,对着父亲的遗体哭泣(图/法新社)
23、《昨日的世界》被认为是茨威格的绝命书,本书的译者舒善昌先生认为茨威格是“怀着绝望的心情”回忆过去。
24、奥地利犹太人茨威格,在二战期间小说被禁,创作的歌剧不许上演,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被禁……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力。流亡国外……失去了自己的祖国。一路都在失去,失去,失去……直至最终他选择失去生命,离开了这个他曾那么热爱现已千疮百孔的世界。
25、面对现实,他感到心力憔悴,不堪重负,选择和夫人一起自杀的方式,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安静的离开世界。
26、1940年经纽约去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
27、茨威格诞生在哈布斯堡皇朝帝国时期,那时候的维也纳是一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皇家都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灭亡,哈布斯堡王朝终结,维也纳沦为德国的一座省城。
28、1933年希特勒纳粹政府上台后,遭到驱逐,流亡到英国,最后到巴西。
29、《金阁寺》精读第1天:高分这个少年的犯罪之路,看哭千万人
30、斯蒂芬·茨威格自杀的原因:在二战期间,他看到二战连天的炮火和大范围的死伤,他的理想、对人类未来的设想破灭,看到的是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人类堕落,使他理想破灭,万念俱灰,最终自杀。
31、电影《不安》根据茨威格小说改编,由罗西里尼执导、英格丽·褒曼主演
32、他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川端康成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
33、《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是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文8篇,以其早期作品《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最广为人知。
34、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茨威格选择了服毒自杀。他在自杀前留下了一封冷静而优雅的遗书:
35、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使得他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上流社会的文化艺术熏陶。
36、茨威格说,他那时候怎么也不会相信,母亲会亲自将儿子送往战场,铁路工人会将兄弟通过他们修筑的铁路送向死亡……结果战争就这样来了,大家突然之间轰轰烈烈争当英雄。母亲们亲自给儿子戴上大红花送他们去前线——她们那时候仍旧天真地以为,孩子们过几天就会回来了。然而终于她们迎来的是孩子们的尸骸,或者他们战死的消息。连尸骸也已经找不见了。
37、七十五年前,斯蒂芬·茨威格和比他年轻二十多岁的夫人洛蒂在巴西离里约热那卢不远一个安静的小镇上一起服安眠药自杀。巴西的二月并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茨威格在一个热带夏天选择了死亡。那是1942年,漫长的二战正在进行,纳粹占据了大半个欧洲,对于茨威格来说,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精神家园不复存在,他虽然远离了战争,同时却也远离了对这个世界的希望。我在网上看见一张据说是他们死后警察拍摄的照片,两人相拥而卧,茨威格平躺在床上,洛蒂侧卧在一旁,头枕着他的肩膀,一只手放在他的手上。有一个传记作者是这样描述的:“他看上去死了,她看上去在爱情中......”
38、作品写她了出于一种高尚的感情,去挽救一个素昧平生的赌徒,却由于瞬间的激情和驱使而失身于这个她连姓名也不知道的男人,淋漓尽致地表了不自觉的冲动和理智之间的搏斗。
39、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
40、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41、1936年,发表以中世纪的宗教改革为背景的传记《卡斯台里奥反对加尔文》;长篇小说《心灵的焦躁》,1940年被搬上银幕。
42、茨威格曾在自传《昨日的世界》中这么写道:“我从来不愿意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剧。在我的小说中,主人公都是一些抵抗不住命运摆布的人物一一他们深深吸引着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3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