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荀子劝学经典句子(精选美句49句)

荀子劝学经典句子(精选美句49句)



荀子劝学经典句子

1、0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不苟》

2、0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荀子·修身》

3、《劝学》中在介绍蚯蚓的身体特点之后,紧接着说到蚯蚓的表现及原因的三句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7、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

8、 ——塞内加 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9、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

10、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荀子·大略》。

11、错:通“措”,搁置,放弃。君子重视自身内在的智慧和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去仰仗、指望天命,所以天天进步;小人放弃自己的努力,专去指望天命的眷顾,所以总是退步。

12、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13、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能看得见。

14、所以劝学惜时,也是古代文学里一个很大的主题。

15、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荀子·非十二子》

16、 ——白哲特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 ——雨果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8、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19、出自先秦《荀子·大略》。勿面:不表现在脸上。君子对于自己的孩子,即使喜爱,也不能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也不用好的脸色,教导他,也要用道理来引导他,而不要去强制他。

20、 ——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21、出自先秦《荀子·大略》。君子,此指善于教育孩子的人。使,使用。重任。勿貌,不表现在言语外貌上。导,引导、教导。善于教育孩子的人,爱他不表现在脸上,重任他不表现在言辞上,用道理去引导他而不是强迫他服从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把爱藏在心中、教育以引导为主。这是一种非常有效而明智的教育方法,我们今天还在使用。

22、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23、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24、饥饿了便去吃食物,寒冷了便去寻求温暖,劳累了便去休息,喜好礼仪而厌恶害处,这是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

2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6、蓬蒿生长在麻中,即便不用器具扶助,有能够挺直的生长。白沙中如果混入黑泥中,便也会变成黑色。

27、 ——王守仁 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28、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29、雕刻一个东西,如果你放弃了,那就连枯朽的木料也雕刻不断。即使是如此坚硬的金石,如果你“不舍”的话,依然可以雕刻成形。

3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1、一个人知道爱惜生命、安于快乐而抛弃礼义,那就好比想长寿而自刎其颈一样。

32、考点: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33、对于那些心胸狭小的人们,就要用宽容大量去扩展他们。对于那些地位卑下,贪图利益的人,就需要用高尚的志向去引导他们。

34、然后,荀子乘胜追击,又讲到了学习的作用、功效。他首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这里,荀子强调了一个人简单孤立的思考,是不可能想到什么赋予价值的内容来,必须要伴之以学习,即学习是基础,有了学习思考才能生光,才能发生效力,才能达到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下面荀子有言:“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背后的意蕴,其实是学习让我们具有高度和视野,使我们的能量发生变化,人似乎还是以前的那个人,从外在的形态上看似没有变化,但是经过学习以后,我们的思想就会站在一个高处,达到一个更高的程度或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达到了这样一个领域以后,如“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们的声音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从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亦如我们的身高没有增加,但是别人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我们。由此,学习提升了我们本身的品位,让我们在具有了视野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写到这之后,荀子的文笔和思想越来越流畅。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7、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8、0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

39、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40、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1、 ——但丁 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42、 ——王勃 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43、大凡是人,往往都有惑于枝节问题而看不清大局的毛病。

44、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

45、只有道义和爱心,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如果人们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的得失,而置道义于不顾,那么社会就会一片昏暗,那是天理不容的。更要以道义为先,以爱心为上,全力奉献,不求私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才充实,才完满。

46、0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荀子·修身》

47、下面荀子进而讲起了蚯蚓和螃蟹的故事,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是何等渺小,因为它没有“爪牙之利”,即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筋骨之强”——强健的筋骨,但是它却可以做到“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上下下是多么的自由自在。那么渺小的蚯蚓,那么软弱,它是怎么达到这些的呢?是因为它的内心专一纯正。荀子进而对比螃蟹。螃蟹虽是六条腿加两个大钳子——当然这不太符合我们惯常的认识,我们一般认为螃蟹是八条腿,但在荀子写他的教育论文、写他的思想时的那个时代,大概他对于螃蟹是几条腿和我们现在的观察理解有所不同——如此的强大,单从数量上就可看出——六和数量重多,穿铠披甲,但是它的命运怎么样呢?它可以如蚯蚓那样做到那么自如幸福,那么从容不迫的生活吗?不,“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它只能居住在蛇鳝的洞穴当中,是借助于人家的地方,自己却连个家都没有。这是何等的凄惶,跟它的勇武强大是完全不相配的。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在于螃蟹用心浮躁——“用心躁也”。荀子在强调只有先做到用心专我们才能“不舍”,再然后,自然能积累,所以积累、“不舍”、专一是学习中重要的方法和态度。

48、出自先秦《荀子·劝学》。明,眼睛亮。聪,耳朵好。眼睛同事间看两件东西,是不可能都看清楚的,耳朵同事听两件声音,是不可能全都听清晰的。这句话以观物、听音为喻,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