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进入到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的真正训练。——尽管从一开始占据这儿的哲学的基本立场仍然是笛卡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这条本己的道路导向了对历史的思考——与狄尔泰的争论以及开始把“生命”看作基本的现实性。
2、(1)奥弗贝克(FranzOverbeck,1837-1905),德国新教神学家,最重要的作品是《论我们今天神学的基督信仰》(1873)。他与尼采保持着友谊和通信,并且多是因此而为人们所知。——译注
3、(1)(德)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海德格尔全集》第65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89年。(海德格尔简介)。
4、 但我们人从何处获得关于栖居和作诗之本质的消息呢?一般而言,人从何处取得要求,得以进入某个事情的本质中?人只可能在他由以接受这个要求之处取得此要求。人从语言之允诺(Zuspruch)中接受此要求。无疑地,只有当并且只要人已然关注着语言的特有本质,此事才会发生。但围绕着整个地球,却喧嚣着一种放纵无羁而又油腔滑调的关于言语成果的说、写、播。人的所作所为俨然是语言的构成者和主宰,而实际上,语言才是人的主人。一旦这种支配关系颠倒过来,人便想出一些奇怪的诡计。语言成为表达的工具。作为表达,语言得以降落为单纯的印刷工具。甚至在这样一种对语言的利用中人们也还坚持言说的谨慎。这固然是好事。但仅只这样,决不能帮助我们摆脱那种对语言与人之间的真实的支配关系的颠倒。因为真正地讲来,是语言说话。人只是在他倾听语言之允诺从而应合于语言之际才说话。在我们人可以从自身而来一道付诸言说的所有允诺中,语言乃是最高的、处处都是第一位的允诺。语言首先并且最终地把我们唤向某个事情的本质。但这不是说,语言,在任何一种任意地被把捉的词义上的语言,已经直接而确定地向我们提供了事情的透明本质,犹如为我们提供一个方便可用的对象事物一样。而人得以本真地倾听语言之允诺的那种应合,乃是在作诗之要素中说话的道说(Sagen)。一位诗人愈是诗意,他的道说便愈是自由,也即对于未被猜度的东西愈是开放、愈是有所期备,他便愈纯粹地任其所说听凭于不断进取的倾听,其所说便愈是疏远于单纯的陈述——对于这种陈述,人们只是着眼于其正确性或不正确性来加以讨论的。
5、他是有史以来自称“哲学家”而最名不副实的人?是纳粹主义的辩护者?还是大陆哲学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海德格尔令人难以捉摸,其思想复杂而浩瀚。
6、第五是模态(DieModalitäten),对此,海德格尔让我们“参见1935-1936年间的讲座”也就是“第二康德书”。模态是那个海德格尔时时关注和由此缘起的怎样(Wie),在“第二康德书”中,海德格尔通过追问“物是什么”演示了转向对象性的“什么”(Was)转向“怎样”的可能性。但是他还认为,“在怎样的程度上,它们在原则上把握存有的本现(WesungdesSeyns)是不充分的”。本现不是存在论中的面对主体的对象之本质认知,而是让本有本质原现。
7、在弗赖堡大学时期,海德格尔在一些哲学杂志发表过论文(《学者》),与当时著名的教师交往密切,例如施耐德和李凯尔特,毕业时海德格尔的考虑过专攻数学争取教师资格和专攻哲学留校工作或者继续哲学,最终还是进了哲学系,并倒向胡塞尔。
8、第一部分中思想道路回顾的核心评论,当然是对海德格尔写于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的评论。应该说,这一文本是上述那个“人的此在存在论”计划的第一个公开的实现。因为,在《存在与时间》之前还有一系列没有公开发表的重要的实验性文本和探索性讲座手稿,如著名的“那托普报告”(1922年)、《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1923年)和《时间概念史导论》(1925年)。当然,这时“此在”之前已经没有了“人的(menschlichen)”定语。海德格尔说:
9、在我就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所写的一篇文章(5)中,我给出了对这些研究(在其基本问题倾向中)的一种简练的概观。
10、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11、海德格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其哲学思想在我国也日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海德格尔自述》一书,摘选了《海德格尔全集》中若干篇重要的海德格尔对自己思想道路的总结性文章和早年撰写的生平、履历。其中,以《道路回顾》一文为代表,海德格尔绝无仅有地系统总结了自己青年时期走向存在之途的思想道路;而几篇海德格尔的简历、生平,则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独特视角。同时,不同时期自述中微妙的差异,也恰恰是我们洞察海德格尔思想境遇的十分难得的切入点。
12、生活在城里的人一般只是从所谓的“逗留乡间”获得一点“刺激”,我的工作却是整个儿被这里的一切所支持和引导。后来,我在小屋里的工作一次次被各种各样的研讨会、演讲邀请、会议和弗莱堡的教职所打断。然而,只要我一回到那里,甚至是在那小屋里“存在”的最初几个小时里,以前追问思索的整个世界就会以我离去时的原样重新向我涌来。我只是进入工作自身的节奏,从根本意义上讲,我自己并不能操纵它。城市人总担心,在山里和农民呆那么长时间,生活一无变化,人会不会觉得寂寞?其实,在这里体会到的不是寂寞,而是孤独。大都市中,人们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并不难感到寂寞,但绝对想象不出这份孤独。孤独有某种特别的原始魔力,不是孤立我们,而是将我们整个存在抛入所有到场事物本质而确凿的近处。
13、 人就他所归属的那个维度来测度他的本质。这种测度把栖居带入其轮廓中。对维度的测度是人的栖居赖以持续的保证要素。测度是栖居之诗意因素。作诗即是度量(Messen)。但何谓度量呢?如果我们把作诗思为测度,我们显然就不可把这种作诗安置于一个关于度量和尺度的任意观念中。
14、 但当荷尔德林自己胆敢说终有一死的人的栖居是诗意的栖居时,立即就唤起一种假象,仿佛“诗意的”栖居把人从大地那里拉了出来。因为“诗意”如果被看作诗歌方面的东西,其实是属于幻想领域的。诗意的栖居幻想般地飞翔于现实上空。诗人特地说,诗意的栖居乃是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以此来对付上面这种担忧。于是,荷尔德林不仅使“诗意”免受一种浅显的误解,而且,通过加上“在这片大地上”,他特地指示出作诗的本质。作诗并不飞越和超出大地,以便离弃大地、悬浮于大地之上。毋宁说,作诗首先把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使人进入栖居之中。
15、真是顽固,到死都不改玩弄玄虚的坏习惯。他告诉我们,读全集,也就是面对海德格尔的全部文本,其接受方式不是将其作为死去的历史学的解释学对象,而是像海德格尔一样从头去追问,当一个追问之构境中有所获得的时候,再进行更深一层的追问构境。这其实也是海德格尔思想构境的秘诀:先是接受问题,这个问题通常会是人们认为已经完结的答案,但海德格尔总是将一种思想史上的“END”变成开放的思之道路,这就是解构式的追问,追问本身就是真正的疑惑。比如,面对作为形而上学认知对象的现成存在者,海德格尔通过追问其生成性的存在使之回落到被遗忘的根据。其次是对追问本身进行更深一层的再追问(Befragen)。(1)海德格尔专门指认,更深的追问总以回到原初的方式实现。依我的理解,这个“zurück”是从胡塞尔的“回到事情本身”开始,但海德格尔将这种“回到”深化为多层面存在归基过程:他先是从胡塞尔本人的本质直观“回到”被扣留的生活此在的实际性,使形而上学的存在者回到被扣留的存在的差异之问,再从存在之真理“回到”被扣留存有之真理,最终“回到”道说天地人神的本有之境。我得承认,这也是我自己下决定将本书的书名改为《回到海德格尔》的最后动因。
16、 因此之故,本真的作诗也并不是随时都能发生的。本真的作诗何时存在,能存在多久呢?在上面所引的诗行(第26-29行)中,荷尔德林对此有所道说。我们蓄意地一直对这几行诗未做解说。这几行诗是:
17、 精神仅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18、在公众社会里,人可以靠报纸记者的宣传,一夜间成为名人。这是造成一个人本来的意愿被曲解,并很快被彻底遗忘的最确定无疑的遭际了。
19、在取得博士学位以后,我紧接着的意图是对晚期经院哲学展开研究,首先是对奥卡姆进行研究,以便通过澄清晚期经院哲学的逻辑学而获得一个具体的和开阔的基础,这个基础的致力方向是,使我们对新教神学的形成史获得科学的理解,并由此对德国观念论的那些中心性的问题语境获得科学的理解。对奥卡姆的研究使我迫切地回行到邓·司各脱那里去了,更确切地说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回行的,即,凭借在现代的哲学研究中赢得的那种问题语境的阐释手段,把在邓·司各脱那里可以发见的、有关一种普遍的对象理论的东西,弄得生动活泼,将其呈送出来。
20、我1889年9月26日出生于梅斯基希(巴登州康斯坦茨专区),是箍桶匠弗雷德里希·海德格尔和他的出生在肯普福信仰天主教的妻子尤汉娜的儿子。他们两人都属于天主教会。我首先是在康斯坦茨上的高级中学,然后转到弗莱堡并在1909年夏天在这里毕业。
21、(2)依我的最新研究心得,我发现面对神学、学术和政治三种大他者,海德格尔的文本可依自己保蔵的本真思想与专为不同层面他性观看所制作的“学术逻辑建构”,区分为被迫臣服式的表演性(vorführen)文本、争执式的表现性(Ausdrücklich)文本、垂直在场的现身性(Gegenwart)文本和隐匿性的神秘(Geheimnis)文本。参见拙文:《海德格尔学术思想文本中的“怎样”(Wie)》,《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
22、(10)《海德格尔全集》的编辑者海尔曼教授在后记中写道,没有发现这份关于席勒的研讨班讲稿,如果发现,将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84卷中。参见《海德格尔全集》第66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7年,第436页。
23、都市社会面临着堕入一种毁灭性错误的危险。都市人想到农民的世界和存在时,常常有意把他们那种其实非常顽固的炫耀生活暂时收敛一番,殊不知这与他们心底的实情——和农民的生活尽量疏远,听任他们的存在一如既往,不逾旧轨,对学究们言不由衷的关于“民风”、“土地的根基”的长篇大论嗤之以鼻——又自相矛盾了。农民不需要也不想要这种城市派头的好管闲事。他们所需所想的是对其存在与自主的静谧生活的维系。但是今天许多城里人在村子里,在农民的家里,行事往往就跟他们在城市的娱乐区“找乐子”一样。这种行为一夜之间破坏的东西比百年关于民俗民风的博学炫耀所能毁坏的还要多。
24、我们知道,克洛斯特曼出版社的102卷本《海德格尔全集》中只收录了少量书信(第93卷将为书信卷)。为弥补这个缺憾,登克尔(AlfredDenker)主编了《海德格尔书信集》,将在弗莱堡的阿尔伯出版社(Alber)陆续推出。这套书信集将分为三个部分:
25、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26、莫森说,托特瑙堡山上的小木屋一定会让人睡眠充足,晚上八点半就熄灯了。冬天夜长,所以他们有时间聊天。话题当然不是哲学,而是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海德格尔赞成纳粹思想,这很让莫森吃惊。他说海德格尔并不懂政治,但是他厌恶平庸,纳粹却不平庸,它宣称要做大事,要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海德格尔主张专制,他说只有通过专制,人们才能抵御苏联那种最恶劣的共产主义专制。莫森说,他似乎不关心政治上的细节问题。莫森对海德格尔的评论是,住在托特瑙堡小山上,他衡量事物的尺度真是与众不同。海德格尔的学生也说,老师在课上从不提政治。
27、其实,当海德格尔在1936年决定开辟一种秘密的绝弃存在的本有思想构境之途,也就决定了他的思想不可能真正被一定时间段(秘密文献尚未发表前)的人们完整地理解。然而我还认为,即使这些秘密文献陆续全部发表,恐怕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这种不可能实现的被完全接受和真正理解的状况。因此,当海德格尔看到别人对他的思想的对象化认识,特别是在传统学术逻辑中的对比性链接,他是十分绝望的。这里,我们再简要分析海德格尔的两份文本,一份是秘密的文献,即写于1950年的一份笔记,这是他私下里痛骂大他者的真实声音;另一份是1969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接受电视釆访时绝望的自我陈述。我们先来看他这份名为“我的道路的必然性”一文的内容。
28、 对于终有一死的人的通常观念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奇怪的尺度;对于无所不晓的陈腐的日常意见来说,它看来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日常的观念和意见往往声称自己就是一切思想和反思的准则。
29、关于讲座我们刚才已经专门指认过,海德格尔没有列出讲座的内容,但是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他提示道:“从《存在与时间》以来对于问题阐明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从1930年至1931年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17)到尼采专题讲座1933年夏季学期(19)的讲座因为校长职务的影响而并不充分。”
30、郜元宝,安徽铜陵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涉足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代汉语观念研究、鲁迅研究、海德格尔研究等领域。著有《鲁迅六讲》《遗珠偶拾——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等。
31、随着时间的推进,中文学界已经翻译了近36本《海德格尔全集》(根据笔者的统计)。并且,这一数字预计将以每年2-3本的速度继续提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与韩国学界并驾齐驱。这其中,最重要的推动者无疑是孙周兴,他主译了其中的14本,另有编撰《海德格尔文集》30卷本(第二期尚有8卷)。孙周兴的学生如张振华、马小虎、王丁等,也分别翻译了其中的一些著作。
32、城市里的人认为屈尊纡贵和农民作一番长谈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夜间工作之余,我和农民们一起烤火,或坐在“主人的角落”的桌边时,通常很少说话。大家在寂静中抽着烟斗,偶尔有人说起伐木工作快结束了,昨夜有只貂钻进了鸡棚,有头母牛可能早晨会产下牛犊,某人的叔伯害着中风,或者天气很快就要“转”了。我的工作就是这样扎根于南黑森林,扎根于这里的农民几百年来未曾变化的生活的那种不可替代的大地的根基。
33、 诗行的基调回响于“诗意的”一词上。此词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强调,即:它前面的词句和它后面的词句。
34、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35、他在《什么是形而上学》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他非常喜爱的一个概念“无”。他认为,解释人的存在,不能用科学的方法,而只能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
36、第三是真理(DieWahrheit),海德格尔只是说“参见191938年间冬季学期的概要”我理解,这里的真理不再是那个到场的作为解蔽的真理,而是作为归隐葆真的存有的真理。
37、(21)(德)海德格尔:《柏拉图:〈智者篇〉》,《海德格尔全集》第19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2年。
38、 《海德格尔与卡斯特纳(ErhartKästner):往复书信1953-1974》(1986)
39、(2)格式塔(Gestalt)一词在上一世纪初,已经通过格式塔心理学成为德文甚至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一个通识,即场境突现的建构。
40、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41、第三部分:64-81卷(未出版作品,演讲、思考),包含大量未出版的不同年份的著作。
42、 《海德格尔与荣格尔:1949-1975》(2008)
43、《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思想家海德格尔重要的著作之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44、显然,胡塞尔是这份自述的主要读者。所以,青年海德格尔对胡塞尔过于溢满恭维的表演性敬意成为文本阅读构境的核心。第他把胡塞尔来到弗莱堡大学,使自己能够“系统地熟悉现象学”称之为“从第一学期就希望得到的机会”;第他详细描述了自己每周下午从胡塞尔那里得到“重要的建议”,并且“从1919年春天开始直到这个夏季学期(1922)一直有规律地参加胡塞尔的研讨课”;第战争结束后,“我获得了一份由胡塞尔提议的被用做助教费的奖学金,从1920年秋天开始我和胡塞尔一起共同正式开设了现象学研讨课”。最后,青年海德格尔开列了一份十分详细的课程表,他此时开设的讲座和课程几乎全部是现象学语境中的讨论。读者在这种阅读构境层中真的会以为,海德格尔就真是“现象学之子”(胡塞尔夫人误识此表现性构境之语)。
45、伊丽莎白·布洛赫曼(1892-1972),教育学家,海德格尔的好友
46、相反,农民的记忆有其朴素明确永志不忘的忠实性。前些时候,那里的一位农妇快要去世了,她平日很爱和我聊天,告诉我许多村子里的古老传说。她的质朴无文的谈吐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她还在使用村里许多年轻人不再熟悉很快就会漂没的不少古字和习语。去年,我独自在小屋里接连住过几个星期。那阵子,这位农妇经常不顾83岁高龄,爬上山坡来看我。照她自己说,她一次次来,不过是想看看我是否还在这里,或者,是否有人突然把我的小屋洗劫一空。整个弥留之夜,她都在跟家人谈话。就在生命最后一刻前一个半钟头,她还要人向那个“教授”致意。这样的记忆,胜过任何国际性报刊对据说是我的哲学思想的聪明的报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3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