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道法自然上一句(精选美句44句)

道法自然上一句(精选美句44句)



道法自然上一句

1、由此可见,神的使命,就是使正法久住,使天道永存。

2、至于虚假的、敷衍塞责的赞赏,也时常令真正的头脑清醒者生厌,摒弃之,不当一回事。(道法自然上一句)。

3、“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讲的“如来佛”,是受到《西游记》里的影响,使得人们误解为阿弥陀佛就是如来佛。所以严格从佛经里的概念的角度来说,其实释迦牟尼佛可以称作释迦牟尼如来,但并不能称呼为“如来佛”。

4、    有一种鸟叫信天翁,它们的窝一般安在海边的峭壁上。当这种鸟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父母拼命地喂它食物,把这个小东西撑得胖胖的,这样大概几个月,小信天翁的体重已经和父母不相上下。有一天,父母突然不见了,留下它在那里哀号,可无论它怎样叫,父母仍然没有回来,就这样,由于没有食物,它一天天瘦下去,最后,它一头裁下去,在这一刹那,它张开翅膀,成为和父母一样的大鸟,一只真正的信天翁,在海面上翱翔。

5、因此,人类应当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6、   世界观上的“道”与“万物”的关系,下降到政治共同体中就是“圣王”同“百姓”的关系。在政治共同体中,圣王是国家统一和秩序的维治者,他同宇宙之“道”相对应,是“道”在人间的最高代表。“道”是“无为”的,“圣王”也要“无为”。在老子那里,“无为”是对统治者的要求,是圣王必须奉行的准则。《老子》一书在政治意义上使用的“无为”,都是对统治者而言。如郭店本《老子》说:

7、初法时代,即魔道由盛转衰、佛道逐渐兴起的时代,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时代。正法时代,即魔道彻底衰败、佛道达于昌盛的时代,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末法时代,即佛道由盛转衰、魔道兴起的时代,也就是我们当今的时代。

8、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9、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亡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10、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11、那么,道既然是最高的准则和境界,已经是先天地生而化万物,为什么还要去法一个什么自然呢?核心的问题,也就剩下一个,就是对“自然”这两个字的理解。

12、※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3、天道无情无感,永远独立旁观,不参杂慈悲善念,既不求回报,亦不挟私恨,天生天杀,物生物盗,大仁不仁,大恩无恩,非天善而旱降甘霖,非天恶而寒下霹雳,一切均归自然而然,是之为天情天感。

14、天人合一是先儒提出的境界,意思是人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与佛家无我指示同等境界,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亦此谓也.

15、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6、批评不可怕,只要真的是人帮人,而不是什么人身攻击,不是打击报复,不是诋毁之类的东西;我们欢迎,我们感恩,铭记在心。

17、”神即道”解释是神和道就是一回事,没有区别。神就是道,道就是神。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18、王弼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几句话中的“法”字作了前后一贯的注解:

19、“圣人”遵循“道”的“无为”推行“无为政治”,是为了辅助和配合“万物的自然”,这就是简本说的“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自化”与“自然”义近,它是说“万物”自行变化。从《庄子·应帝王》篇说的“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同样可知,“自然”是“物(万物)”的“自然”。王弼注《老子》一贯以“自然”为“万物”的“自然”,如二十九章注有“万物以自然为性”、“圣人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这表明,“道”与“万物”的关系,在老子那里确实是“道无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

20、以上论断,就撕破了世界上的一切善恶美丑的道德面具。

21、※ 《道德经》中的佛法-谈一谈“心量”问题

22、※ 《道德经》中的佛法-从“无身即无患”谈去我执。

23、三宫发明景,朗照同郁仪。纷然驰飙欻,上采空清蕤。 

24、道教“抱朴”的方法固有多种,但取其最上者是效法水的品德。太上道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可以从再平常不过的“水”中领悟道的本质,体会道的特性,因为水性柔弱、居下不争、滋润万物。所谓水有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居善地”,品德高尚而自甘居下,只求滋养万物,不为天下之先;“心善渊”,心境如水般清澈幽深,可鉴纤尘、可容一切;“与善仁”,施恩不求报,无索取之私心,是乃仁慈;“言善信”,信誉如水,虽柔弱却有无往不克之坚强;“正善治”,顺势而行,随机而变,在方法方,在圆法圆;“事善能”,水之为用,尽其所能,没有丝毫保留;“动善时”,因四时不同而变换形式,以达到利益万物的最大化。此七德,皆出于自然,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所以近于大道,堪为天地间最完美的品德。

25、老子首先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并以此作为人们的活动准则.《老子》中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继承老子的天道自然思想,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任其自然,道教吸收“自然”观念后,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

26、物价、劳动力价值、劳动力、货币、经济,关系复杂到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的。

27、故此,神,即凡即奇,即守即攻,即杀即不杀。凡、守、杀,是手段。奇、攻、不杀,是目的。而手段与目的的完美结合,就是天道,就是规律,就是如来,就是自然。

28、天道自然律,就是天生天养,天养天杀,以战求和,以杀止杀!

29、无法破解社会各个层面的开关和密码,就不能深刻把握社会运行的深层规律。无法破解贪嗔痴的人性,就不能洞察一切植根于此的历史循环定律。

30、《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要达到虚无的情怀,需要有高远而明达的目光,要以道观物,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以宽阔之心包容他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以达到无私、无欲、无我的境界。太上道祖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自古君子之心胸都宽大如山谷一般,以虚怀若谷的境界面对一切、包容一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一个人的气度、胸怀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他所能成事的大小。大容纳小,小归于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往今来众多英雄豪杰之所以能成就伟业,皆因为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

3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33、而天理也要顺从于这个最高的“道”,道是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吾不知其名,假定一个名为“道”,也可以叫做“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本不可言语定名,为了方便理解强名之为大,但执取于这个大,那么就逐渐远离了道的本质,延伸至最遥远处,又会反回本源。也就是佛教中讲的此岸就是彼岸,涅槃就在烦恼中。

34、大肚之人、心胸宽阔之人,重视批评,审慎对待赞赏,保有了一份冷静,从而获得了负面意见的正能量;实在是难能可贵,值得道一声诚挚的谢意!

35、法天,必先弃我;承天道,必先忘我!有我则无天,存我则失天。先承天顺天,方能无天而有天。先弃我忘我,方能无我而有我!而此我,方是真我大我!

36、※ 《圆觉经要旨疏钞·五》净诸业障菩萨章·普觉菩萨章

37、世间本没有一神作为一个客观实体存在。神是指那些参透事物运行规律,利用规律做事情的人,这些人掌握的规律是自然运行的法则,这就是道法自然。

38、   而且“道”也从不“主宰”、“控制”和“干预”万物,它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五十一章)和“善贷且成”(四十一章)的至上美德(“玄德)。“道”的这种本性老子称之为“无为”。“无为”不是说“道”没有任何作为,而只是说道不控制、不干预万物,而是让万物自行活动、自行其事,如《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王弼解释为“顺自然”。可以断定,“无为”是“道”的运行和活动方式,它的发出者是“道”。但“道”要“顺应”的“自然”,不是“道”自己的属性,而是“万物”的属性。换言之,“自然”的所属者不是“道”,而是“万物”。 换言之,“自然”是“万物”的“自然”,而不是“道”的“自己如此”。“万物”按照自身的本性自行其事,自行变化,这才是老子所说的“自然”。

39、从事文学创作,那是文字的功底要打牢,知识的积累要丰富,思维逻辑要缜密,艺术化的表达要富有个人特点;呈现出的是人与人的各异,风格迥然,有百花齐放的丰富,也有一花独放的特别。

40、地法天是地的运行规律遵循天的运行法则。比如,地面上的四季分明,依赖于什么?——太阳的运行规律,太阳距离地球由远及近,由此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上下雨,地上的庄稼才可以生长等等。

41、---*---*---*---*---*---*---*---*---

42、账号| 414011580000002367

4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