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6、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7、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8、2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9、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舍生取义的名言句句)。
10、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舍生取义的名言句句)。
1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12、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3、大意: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4、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15、TheNetworkofWenClanofChina
16、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7、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18、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20、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2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23、大意: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忧虑。
24、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即圣也
25、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26、 提前进行自主招生自荐信准备,可避免招生章程下来再写,由于时间仓促,材料准备的不充分、质量不高,打动不了自招老师,影响初审的通过。
27、1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2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29、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30、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31、古诗有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越是在忧患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就越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更快地得到成长和进步。越是安逸享乐的环境中成长,就越容易丧失斗志,退化堕落。所以说,凡事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可偏执。
3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3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4、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柔石
35、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36、2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8、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39、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40、大意: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1、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
42、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43、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4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45、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4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47、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4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9、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0、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51、舍生取义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ěshēngqǔyì,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5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5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孟子·告子上》
54、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55、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56、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57、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5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5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60、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61、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62、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63、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64、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6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66、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67、2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68、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69、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70、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71、在巨大的悲痛平静以后再来回顾当时的悲惨遭遇,心情是多么沉痛啊!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回忆自己出使金国被拘禁及逃亡途中九死一生的遭遇时发出的感叹。当时,文天祥经历了种种险恶境遇,“及于死者不知其几”,“非人世所堪”。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历尽艰险,终于返回故国。在回顾这一段经历时,文天祥心情十分沉重,发出了出自肺腑的呼喊,竟连用了三个“痛”字,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强;“痛定思痛”也成为流传千古的成语,抒写一种剧烈的、持久的、令人后怕的悲痛,至今仍常引用。
7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3、10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74、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7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7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7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78、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79、1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80、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81、即使获得了人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也不要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还是要安守本分,不受财色名利的诱惑;即使生活贫困,地位低贱,也不要改变人生的节操和志向;即使在生命遭到威胁的时候,也不要屈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82、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4、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
85、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86、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87、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88、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8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9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20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