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人的面孔是他的自传,女人的面容是她的幻想作品。
2、正因如此,他的文字精镂细刻、辞采焕然,既可称雕绘满眼,亦不乏清丽隽永。娓娓道来的故事之中,妙语丽句俯拾即是,读之确有“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之感。一定要吹毛求疵的话,那便是他的作品偶尔有堆砌典故的“弊病”。感谢前辈学人的研究和网络时代的便利,笔者得以对字里行间的文典和事典抉微发隐,得以尽量完整地向读者呈现这位唯美作家的典丽文风。
3、英国人把牛津当做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恋和一种追寻。在那里可以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重温昔日的辉煌。
4、现在很多善于写作的人从小博览群书,有不错的功底。我很汗颜!我小时候读书不多,奥斯卡·王尔德,这个名字我之前从来没有印象。一天,我从网上看见了几句王尔德的语录:
5、之后,那位女演员的弟弟前来寻仇,被道林巧言欺骗,最终死于非命。正是女演员弟弟的死亡唤醒了道林的良知,他举刀向丑陋的画像刺去,结果自己离奇死亡。他的面容变得丑恶苍老,而画像却年轻如初。(王尔德作品风格)。
6、此后的两年,王尔德在孤独、屈辱的隔绝状态中渡过。他思想与身体遭受的痛苦是可以想见的。很多人从比他更高的地位上坠落过,但没有到达如此屈辱的深处。许多高贵的男人,优雅的女人曾经遭受过比他更多的屈辱,但他们有某种信念的支撑,相信他们为之受苦的事业是正当而光荣的。
7、 (26)此段话大致意思为:“上海所有文人都反对我,我很快就要被埋葬了,我希望你不要给我唱悲伤挽歌!”见郁峻峰等主编:《郁达夫全集》,第六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7页。翻译根据英文有改动。按该书对此明信片的出处说明有误,参见此明信片的发现者陈子善的相关说明:《研究的珍贵史料》,载陈子善:《沉醉春风——追寻郁达夫及其他》,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3-21页。
8、放轻脚步,她就在附近在雪地下面,轻点儿声,她能听见雏菊的生长。她一头鲜亮的金发灰暗如一片铁锈,她曾经那么年轻美丽,却归于黄土。她洁白如雪如百合,
9、可惜的是,王尔德他不懂中文,没有读过《老子》,否则他应该会警觉一点。老子说,
10、正好在这个时候,他来到美国发表演讲,在到达纽约时接受了采访,以很不尊敬的言论谈论了大西洋。(王尔德作品风格)。
11、 (56)关于这场审判,参看孙宜学编译:《审判王尔德实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12、 (3)Livesey,R.,Aestheticism,in,K.Powell,etal(eds.),OscarWildeinContex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p.2
13、 (16)张恩和:《郁达夫研究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14、王尔德就是这么傲娇,当然,他有傲娇的理由。人家28岁的时候,就去美国巡回演讲,过海关的时候,他对海关人员宣称:
15、 王尔德有意使故事变得哲思化,假使有一日罪恶失去了惩罚。网漏吞舟;日头之下失去正义,夜幕降临;天下满是虚空之事,人充满欲望享乐,却又内心荒芜,口中之言已成捕风,事物徒有其表,却没有灵魂。光怪陆离,发生于这片土地之上,那么这个失控的世界将会怎样?逍遥自欺的人,真正能获得自由与快乐吗?会变得更好,或者是更坏?
16、 渔夫气得全身发抖,他拿出了小刀,走到月亮下面,试图再次送走自己的灵魂。可他并未成功,灵魂却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把灵魂送走一次,谁把他灵魂送走后又收了回来,就得永远留住他,这是他的惩罚,也是他的报酬。”
17、在故事中:渔夫爱上了人鱼国度的小美人鱼,但是小美人是没有灵魂的,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唯有渔夫送走了灵魂,小美人鱼才能与她相爱,
18、 草摇月色,日照松光,春秋非我,晚夜何长?昔日的诗人安静地长眠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与英国故乡隔洋相望,他再也无法感知到四季的交替,再也无法享受风和阳光。从今日以后,万古如长夜。草色迷离,松光斑驳,无尽的美好,在这片地域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来自大西洋的风携满着百合花与鼠尾草的香气,然而这些,还有世界上的一切,他却永远也感知不到了,与他相伴的只有漫漫长夜。
19、 (9)齐泽克说:“按照第一种界定事件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事件视作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而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界限,便是事件所在的空间。”齐泽克:《事件》,王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20、 维多利亚社会对王尔德这部小说的强烈的不满,在五年后的那场著名审判中才充分得到了具有直观性的显示。在法庭辩论过程中,《画像》被对方的律师卡森拿来作为罪证。(56) 既然该小说以及唯美主义理论已经显示了道德败坏,那么其不堪入目的同性恋行为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一位论者指出:“审判被视为后期维多利亚社会的清教仪式。其结果是释放出针对所谓唯美主义与颓废派之堕落的声势浩大的征伐。英国媒体步调一致地期待回归到道德健康,回到作家和艺术家更严格的自我审查。在公众看来,王尔德成了一个罪犯,被嘲讽的对象,一个笑柄。他的世界主义被宣称‘不适合英国土壤。’”(57) 王尔德陷于缧绁之后,维多利亚社会一片欢腾,大部分英国媒体和他的朋友都抛弃了他。(58)
21、他几次尝试写作严肃的正剧没有成功;一次偶然机会使他把注意转向比较轻松的喜剧,从此时来运转,进入了最伟大剧作家的行列。佩特说,他的喜剧自谢里丹(Sheridan)以来无人能敌;这个评价很高,但并不过份;可以拿谢里丹的古老名作《造谣学校》与王尔德的《认真的重要》相对照。两者都才华横溢、颇多人工雕饰,都以某种方式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生活与气氛;但是谢里丹用来映照自然的镜子是钢制的,映像坚冷,而王尔德的镜子则是放大的玻璃,似乎专为反照温暖轻松的图像而制成。
22、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是采用了《圣经》中莎乐美故事的框架,但是作者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原意,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叙事手法,表达“爱”与“美”、“爱”与“罪”的唯美理念。
23、清晨人们在海边看到了渔夫和美人鱼的尸体,神父命人将其埋在工地,并说这些应受到诅咒,在三年后的某一日,他们的墓地长满了鲜花,出奇的美丽,香味闻之令人快乐,正在要向人们解释上帝的愤怒的神父闻到这香味,口中解释为上帝的爱。所有的人都充满了泪水,神父也为其深深祈祷。
24、依旧拥有的仿佛从眼前远遁,已经逝去的又变得栩栩如生。
25、王尔德的《莎乐美》虽然是采用了《圣经》中莎乐美故事的框架,但是作者彻底改变了故事的原意,融入了自己的唯美主义叙事手法,表达“爱”与“美”、“爱”与“罪”的唯美理念。
26、典丽精工之外,王尔德的文字还包含着许多独出心裁的思想和妙趣横生的哲理。他的妙语往往被人当成机灵却当不得真的俏皮话(比如“所谓辛勤工作,仅仅是无所事事者的遮羞布而已”),但若是仔细咀嚼,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似离经叛道乃至自相矛盾的警句蕴含着对于人生的深刻见解。
27、 (19)元吉:《读了〈沉沦〉以后》,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1年12月11日。
28、 (34)关于这场文学公案,此处的材料均引自张勇:《新旧文学的交锋——关于〈蕙的风〉的错位论争》,载《阅江学刊》,2010年第3期。
29、受苦是一种启示,让人明白以前从未明白的事理。
30、王尔德反对那种文学及艺术形式和主题的现代性,认为形式的纯粹现代性难免趋于庸俗化。
31、 (12)关于审美现代性,就本文的操作意义而言,是指审美领域的现代性,或者说是现代性在审美领域的呈现。至于现代性,简单说来指规定了现代社会或现代人基本质素的某种结构性特征。请参见拙文:《审美现代性与中国语境》,载《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现代性视阈与批判理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版第4期。
32、 与郁达夫获得的褒多贬少待遇不同,王尔德《画像》的问世立即涌起了评论界一边倒的怒涛恶浪。这篇小说发表在1890年6月20日,仅仅4天之后,《圣詹姆斯公报》(St.James’sGazette)就迫不及待率先打响了围攻王尔德的第一枪。嗣后,《每日纪事报》(DailyChronicle)、《苏格兰观察报》(ScotsObserver)、《喷趣》(Punch)、《戏剧》(Theatre)、《雅典娜神殿》(Athenaeum)等报刊,轮番上阵,对《画像》进行了连篇累牍的地毯式狂轰滥炸。(48) 大部分的评议均言辞犀利,不留余地,且其火力大体上集中在小说的道德维度上。我们不妨引用他认为攻击较为温和的《每日纪事报》中的一段话以见一斑:“本月的《利平科特》主要特色是乏味与肮脏。里面是不洁的,虽说不可否认的说,也是逗笑的。提供这一元素的,是奥斯卡·王尔德先生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这个故事乃是法国颓废派麻风病文学的孽种,是本毒书,该书充斥着道德与精神腐烂的恶臭秽气,是对清新、晴朗与黄金般的青春的灵与肉的腐败进行的自鸣得意的研究。它也许是可怕的和迷人的,但只是因为它娘娘腔的轻浮,它蓄意的装腔作势,它夸张的犬儒主义,它庸俗的神秘主义,它轻佻的诡辩,以及花哨粗鄙的毒化的痕迹,在王尔德先生精致的沃德街唯美主义与粗野廉价的学术中,这种痕迹无所不在。”(49)
33、王尔德讲法语很流利,打算在巴黎安逸地住下来。是不是很成功,就不完全清楚了。在巴黎生活很费钱,尤其是在时髦的餐馆里用餐,于是王尔德决定回伦敦去。但在伦敦做到收支平衡也不容易。他从事少许写作,有可能就发表演说,把父亲那里获得的少量遗产也花光了。这时似乎真是到了“奥斯卡山穷水尽”的日子。
34、《忠实的朋友》讲述了善良的小汉斯为了所谓的“朋友”磨坊主无私地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最终还因为自私的磨坊主而淹死在水塘里。这篇童话有着对纯真忠诚的颂扬,对弱小善良的悲悯,对虚伪自私的否定,对贪婪吝啬的讽刺。
35、 因此,包括郁达夫在内的许多人对周作人扭转乾坤意义的认可是可以理解的。周作人虽然只是对启蒙现代性本身的重申与展示,(42) 并通过这样的重申与展示,对此观念加以再生产与再确认,就此而言,周作人并不是在郁达夫深陷守旧派围攻困境之际的救星,因为这样的情境很有可能本来就是郁达夫乃至周作人这些新派人物的“策略”性建构;(43) 但是,周作人的文学行动其实在进行一场述行性(performative)的命名,即将《沉沦》授予现代性的价值,使得这一类文学实践获得了道义上的正当性。他使得以审美的形式来展现现代性的某种活动得到软着落,尽管这样的现代性书写具有某种挑战礼教秩序的客观效果,并让身处这一秩序之下亦新亦旧的士子们感到不适。周作人的特殊重要性体现在通过他当时拥有的巨大符号资本,促成了《沉沦》的经典化,使得不可能成为可能,如前文所述,这已经被苏雪林和盘托出。
36、《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37、 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王尔德《画像》作为一部惊世骇俗的小说,演变成了一场街谈巷议的文学事件。一位论者如是说:“在该小说在《利平科特月刊》(lippincott’sMonthlyMagazine)面世之际,王尔德已经家喻户晓了:因为他的急智、矫揉造作、招摇服饰,以及许多诗歌、故事、讲演,还有他过去十年写过的那些新闻作品。不过,《画像》这样的作品却使得他变成了个标杆性人物,无论在他的支持者还是诋毁者看来均是如此。该作品后来还在他的垮台中发挥了作用,也就是在法庭中用作反对他的证据。小说改变了维多利亚人看待和理解他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方式,尤其关涉到性与男性气概。它预示了压抑性的‘维多利亚主义’的终结。正如艾尔曼评论的那样,该小说出版之后,‘维多利亚文学拥有了一个不同的面相。’”(47)
38、 (10)巴迪欧说:“一个事件是将不可见甚至不可思的可能性加以阐明的某种东西。事件自身并非对于现实的创造,它是对可能性的创造,它开启了某种可能性。它向我们揭示被忽视的某种可能性的存在。”Badiou,A.,PhilosophyandtheEvent,Cambridge:PolityPress,2013,p.
39、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诗人、戏剧家。“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
40、Thedaisiesgrow.AllherbrightgoldenhairTarnishedwithrust,ShethatwasyoungandfairFallentodust.
41、 (17)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676页。
42、我特地买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王尔德的诗集,更加印证了我的结论。我们来看看他最有名的诗《安魂曲》:
43、之后,那位女演员的弟弟前来寻仇,被道林巧言欺骗,最终死于非命。正是女演员弟弟的死亡唤醒了道林的良知,他举刀向丑陋的画像刺去,结果自己离奇死亡。他的面容变得丑恶苍老,而画像却年轻如初。
44、“靠紧一些,小夜莺,”那树连声的叫道,“不然,玫瑰还没盛开,黎明就要来临了!”
45、不要担心我的介绍会透漏小说的剧情,没关系的。王尔德的小说不靠情节取胜。《道连·格雷的画像》里有个角色我特别喜欢:亨利勋爵。亨利先生简直是位哲人、思想家,同时也是位“段子手”,他说起话来风趣幽默,又富有哲理。我找几句给你看:
46、渔夫为了爱情遗弃灵魂,而灵魂仍旧试图回归。他向渔夫要求道:“倘使你真的要赶走我的话,把你的心给我吧,与我为伍,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害怕。”
47、王尔德口中的“波西”——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的传记
48、 (28)郑伯奇:《忆创造社》,载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第722-723页。
49、 (46)有关《沉沦》的部分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陈子善、罗岗、毛尖和王贺诸位师友的指点,他们以及祝淳翔、刘彦顺等先生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特此致谢。
50、被羞辱的大学生气急败坏。他把那朵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玫瑰花扔到了阴沟里。任由一只马车轮子从上面压了过去。
51、牛津的学院中有许多中世纪建筑瑰宝,并且群聚在市中心周围。街两旁布满中世纪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就是一所学院,由于在当时学术是教会的专利,因此学院都以修院式建筑来设计,不过四周往往围绕着美丽的庭园。尽管大多数的学院这些年来多有改变,但是依然融合许多原有特色。
52、 渔人继而无奈地求助于商人,请求他们买走自己的灵魂,却遭到了商人的嗤笑,灵魂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令渔夫沮丧不堪,最终他逼迫女巫教给自己送走灵魂的方法。夺来了刀具。
53、“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比被人背后议论更糟,那就是根本没有人议论你。”
54、故事以一只夜莺受到大学生的爱情感动,培育玫瑰为主线。作品赞扬了爱情的可贵,鞭挞了世间的拜金主义。
55、 (15)冯至:《相濡与相忘―忆郁达夫在北京》,载陈子善编:《逃避沉沦: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5页。
56、回到英国后,他的言论又立刻引起了注意:“在美国没有什么新东西,只有语言除外。”有人说他的身材受到了损害。他从伦敦很快去了巴黎,在那里剪去了长头发,改换了他独特的服装。据他自己说,这样他就结束了生活的第二阶段。
57、“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说,“就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58、 比较起来,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侧重的是审美的现代性,特点是审美的独立性和主体地位,并指向与社会的对立;而郁达夫《沉沦》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则是以审美的形式来表达对于现代性的诉求,在中国,这样的美学逻辑依然方兴未艾。
59、每一个人都爱的是对方的表面,仅仅是被对方的外在行为而吸引,从来没有深入的去了解过对方。如果夜莺知道她用鲜血换来的玫瑰,任人糟蹋,那么她肯定不会以自己的生命去爱大学生了。
60、 在某种意义上,王尔德是攻击维多利亚社会的独狼,他一个人既要不断进行各种唯美主义文学实践,同时又要自己将其赋予意义。比王尔德幸运得多的是,郁达夫不是一个人战斗,他周围活跃着各种盟友。他致函于周作人,乃是搬理论救兵,他希望周作人为他的《沉沦》小说集赋予启蒙价值与公共意义,也就是强调其普遍有效性。对这个文学事件的发生过程,流行的看法似乎有两个重要方面:其《沉沦》的出版引起了守旧派的疯狂进攻。曾华鹏等人写到:“由于郁达夫的作品有着大胆的反抗情绪,因此他受到当时因为不满旧现实旧制度而具有反叛性格的青年的狂热爱戴……如他的处女集《沉沦》一书就销了两万余册,甚至在深夜里,还有人自无锡、苏州专门坐火车到上海来买书的。又如他有一篇作品中的主人公穿的是香港布洋服,很多青年也都做着这一种香港布洋服穿了……可是,正是由于郁达夫的作品具有那样强烈的反抗情绪,因此,也必然会使那些灵魂发黑的旧制度的代表者和帮凶震惊,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扑灭这将会燃起人们反抗火焰的微微的火苗。他们讥评、嘲骂。他们骂郁达夫是‘诲淫’,称他的作品是‘不道德的文学’……”(30) 其由于周作人的挺身而出,为郁达夫加持护法,导致《沉沦》转败为胜,并得到经典化地位。后来对《沉沦》攻击最犀利的苏雪林如是说:“郁达夫在一九二一年发表小说集《沉沦》,引起上海文艺界剧烈的攻击,当时握批评界最高威权的周作人曾特作论文为他辩护,不但从此风平浪静,而且《沉沦》居然成为一本‘受戒的文学’,郁氏亦因此知名。”(31) 这个看法在此之前其实郁达夫本人也有所提及。(32) 根据这样的叙事,我们不难构想出一个文学事件的路线图:一篇挑战社会固有秩序的小说,理所当然遭到了旧派人物的群起而攻之,幸亏批评家英雄周作人如蝙蝠侠一样在危急关头自天而降并果断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那些狭隘短视的旧d立斩于马下,迅速奠定辉煌胜利的基础,至于其他一些战将如成仿吾、郑伯奇等人,亦有贡献,主要是锦上添花式对既有成果的巩固。
61、《不可儿戏》是19世纪爱尔兰剧作家王尔德所写的一部讽刺风俗喜剧(comedyofmanners)。灵感取自W.S.Gilbert的一部喜剧《Engaged》。
62、其他重要作品有童话故事《快乐王子》(1888),长篇哥特式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1891),写变态爱情遭禁演的法文独幕剧《莎乐美》(1893)以及散文作品《说谎的堕落》(1889)、《社会主义下的人的灵魂》(1891)、《里丁监狱之歌》(1898)、《从深处》(1925)等。
63、 (30)曾华鹏等:《郁达夫论》,载陈子善等编:《郁达夫研究资料》上集,第109页。
64、结果王尔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
65、 但是,过多纠缠于是非价值判断,容易让我们迷失本文的问题意识:王尔德的美学实践在当时何以一败涂地?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存在许多现成的答案,例如:王尔德的言论冒犯了奉行新教徒严谨道德观的维多利亚社会;王尔德宣扬的唯美主义是英国长期敌人法国的舶来品,不适应英国国情;王尔德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尽管同性恋量刑已经缩短为有期徒刑两年,(63) 等等。这样的结论其优点是简明扼要,可以诉诸直接的自然理解,但是难免大而无当,对历史现场相关事实缺乏结构性的阐释和分析,因而也缺乏论证的确定性。
66、如果你看过《夜莺与玫瑰》,你会发现,那篇童话就是预言,预言着王尔德的命运。
67、对于他的奇思妙想,我们不必斥之为妖言妄说,亦不必尊之为金科玉律,不妨视之为启迪心灵的思想火花,视之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借其光亮重新审视社会与人生。笔者以为,对于过度功利的当今社会来说,王尔德的唯美文字不光没有过时,更可以提供有补于世道人心的清凉药剂,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68、《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69、你身上有很多东西让我着迷,我觉得我必须告诉你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东西。我认为如果你被浪费了,那是多么可悲。因为,你的青春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转眼即逝啊。普通的山花枯萎了,可是他们还能再度开放。金莲花明年六月还会像现在一样开得黄灿灿的。一个月后,铁线莲便会绽开紫色的星花,年年岁岁那些叶子的绿色夜幕都会悬挂那些紫色的星花。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找回我们的青春。二十岁上跳动的欢乐脉搏,会变得死气沉沉。我们的肢体无力了,感官不灵了。我们蜕变成了讨厌的木偶,只有我们曾经害怕的要命的情欲的记忆还迟迟不肯离去,还有我们过去没有勇气屈从的剧烈的诱惑历历在目。青春啊,青春!这世界一无所有,只有青春!
70、金钱和欲望充斥着大多数人的脸,享乐主义成为人们的主流价值观。
71、 这部著作看似是童话,却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描写的是主人翁任性的选择,实际却饱含着人性的矛盾与欲望的挣扎,人往往对于未知境遇的向往与好奇,对于原有生活的疲惫和厌恶。矛盾所在使人难以与自身融洽妥协。
72、 所以,《沉沦》所引发的文学事件,就能够还原的历史现场而言,并无法获得郁达夫所声称的大规模毁谤的证据。即便看上去是持批评立场的人,其背景也大体上对新文化运动持支持立场的人。事实上,很可能是郁达夫想象了一个不存在的对他充满仇视的“憎恨学派”,(39) 并将对他文学技术的批评转换成旧派势力陈腐道德观念对他的批评。
73、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
74、该篇是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中最短的一篇,收录于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75、 媒体以文字的集束炸弹方式对王尔德发动密集攻击,很可能与该书出版不到一年前发生的耸人听闻的“克利夫兰街丑闻”(ClevelandStreetScandal)相关。当时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孙阿尔伯特·维克多王子(PrinceAlbertVictor)以及爱德华王储的副官亚瑟·萨默塞特勋爵(LordArthurSomerset)都卷入了嫖男妓的丑闻。此事为时颇为不短地占据了英国所有媒体的头条位置,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显然,王尔德不可能不知晓此事,他当然也知道自己出版意指同性恋的书,对公众意味着什么。英国主流媒体之所以对他怒不可遏,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在故意地讨论同性恋文化,也就是蓄意挑衅维多利亚社会。但王尔德的蓄意挑衅,并非他确实与社会水火不容,而是他相信取悦上中层阶级的最好方式是激怒他们。因而,《圣詹姆斯公报》指认王尔德利用这个丑闻为小说做广告,并非空穴来风。(55)
76、霍尔布鲁克曾如此评价:“在王尔德一生之中的任何阶段,他从没有彻底不顾道德。他的作品中总有那么一种细微的声音,它终于冲破障碍,在《自深深处》一书中发出穿云破石之声。”
77、 彼时正在牛津求学的侯爵之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亦是王尔德《自身深处》中昵称的波西。
78、一天晚上,小朋友睡觉前让我讲故事,我朗诵了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当读到下面这段时,我已泪流满面:
79、在马格达伦学院,据说王尔德受到罗斯金(Ruskin)的影响,花费了一些时间在公路上破碎石头:这是罗斯金正在进行的一种实验。活动本身并不吸引王尔德,但伴随着的好处是可以参加罗斯金的早餐队伍,在他家中无拘无束地聊天谈话。
80、世上只有两种女人,一种是素面朝天,一种是浓妆艳抹。
81、《王尔德童话》是2003年6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尔德,本书包含了王尔德所写的《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少年国王》、《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星孩》共九部童话故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1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