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韩非子寓言故事原文(精选美句69句)

韩非子寓言故事原文(精选美句69句)



韩非子寓言故事原文

1、(点评)今田仲不恃仰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

2、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撞死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因此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

3、(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才安全长久。)

4、(故事)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曰:“道远日暮,安暇语汝!”(韩非子寓言故事原文)。

5、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语出《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6、(故事)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7、(故事)一曰:延陵卓子乘苍龙与翟文之乘,前则有错饰,后则有利策,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造父见之,泣,终日不食,因仰天而叹曰:“策,所以进之也,错饰在前;引,所以退之也,利在后。今人主以其清洁也进之,以其不适左右也退之;以其公正也誉之,以其不听从也废之。民惧,中立而不知所由,此圣人之所为泣也。”

8、(故事)椎锻者,所以平不夷也;榜檠者,所以矫不直也。

9、(故事)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鸱夷子皮负传而从。至望邑,子皮曰:“子独不闻涸泽之蛇乎?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今子美而我恶。以子为我上客,千乘之君也;以子为我使者,万乘之卿也。子不如为我舍人。”田成子因负传而随之,至逆旅,逆旅之君待之甚敬,因献酒肉。 

10、(子夏是马后炮啊,晏子能洞察出田常要取得齐国政权的趋势已经很了不起了,苛刻了。儒家无非是要维持礼这一等级制度。)

11、(点评)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12、出处《韩非子》卷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3 

13、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14、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15、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韩非子·有度》:“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16、(同智子疑邻出处《韩非子》卷四说难第十二同样的言论因为进说者与听者关系有别而有不同的效果。)

17、(点评)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夫慕仁义而弱乱者,三晋也;不慕而治强者,秦也,然而未帝者,治未毕也。

18、(通过能和当事人说得上话的人来了解当事人的意图。)

19、参考答案:从表达寓意的角度看,将故事的结尾改为卫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没有太大影响,完全可以改写;但是,从刻画燕王人物形象的角度看,改变结局以后,燕王的形象前后便不一致了。卫人的话本就是个低劣的谎言,燕王居然相信,后面即使有怀疑,还需要“削”来验证,韩非子对燕王明显带有讽刺的意味,以他的智商,似乎不具备惩治卫人的能力。这样一来,燕王昏庸透顶的形象便前后一致了。

20、(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

21、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韩非子·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22、(能不能教歌看学习者条件够不够被教,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和潜力,以此说明官吏必须根据才能选拔来进行培养。)

23、(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4、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6 

25、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值得青少年儿童了解和积累。本节微课,从寓言的释义与出处出发,重点介绍了以《庄子》《韩非子》这两座高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概况与特点,结合一些具体的故事实例,为我们展现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独特魅力。

26、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4 

27、(点评)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28、(故事)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者曰:“臣之梦践矣。”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人,一人不能拥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

29、郑国有个为国君服杂役的铁匠对燕王说:“我是制造刻刀的人。各种微小的东西一定要用刻刀来雕刻,而被雕刻的东西一定会比刻刀大。现在的情形是棘刺尖上容纳不下刻刀的刀锋,因此难以雕刻棘刺的顶端。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刻刀,能不能在棘刺尖上刻东西也就清楚了。”燕王说:“好。”于是对那个卫人说:“你在棘刺尖上雕刻猕猴,用什么来雕刻?”卫人说:“用刻刀。”燕王说:“我想看看你的刻刀。”卫人说:“请您允许我到住处去取刻刀。”趁机就逃跑了。

30、出处《韩非子》卷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3 

31、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32、(不言人之恶对统治者不利,但人们是不愿言人之恶的,这是人性,统治者要有保护机制和奖惩机制才能引导大家检举揭发。)

33、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 2

34、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韩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35、同为战国时期的人物,庄子是宋国的平民,而韩非却是韩国的贵族。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都写到了书里。为了将变法改革的道理讲得更清楚明白。他在《韩非子》全书中,共运用了300多则寓言故事。

36、还有一类寓言,是歌颂人们美好道德品质的,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孔融让梨》歌颂了孔融从小就懂得谦让的美好品德;《雪中送炭》则赞美了那些在危难时刻能够及时、无私地伸出援手的。

37、(故事)孔子曰:“为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38、(故事)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旳。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閇户。

39、(故事)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也。

40、(点评)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41、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

42、(故事)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43、(故事)齐人有欲为乱者,恐王知之,因诈逐所爱者,令走王知之。

44、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7 

45、10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则役万夫。

46、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7 

47、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 

48、(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不足不是提建议的人的罪。)

49、(在共同利益受损时,原来集体内部的矛盾可能会放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50、出处《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12 

51、(抓住主干,纲举目张,君主要治吏不治民,中央集权,分级管理。)

52、(点评)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

53、(故事)叔向赋猎,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

54、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

55、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56、如《晏子春秋》中的《狗恶酒酸》故事。讲宋国有人卖酒,酒器清洁,酒旗醒目,可就是没有客人来。他只好去请教邻居。邻居说:你家的狗太厉害了,一有人买酒,就扑上去狂吠。汪汪汪汪,谁还敢来?从卖酒,到客人不来,再向邻居请教,最后邻居解释原因,显然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还寄托了坏人当道,国家事业就难以兴旺发达的道理。这就是一则合格的寓言。

57、(故事)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

58、(点评)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是以功外于法而赏加焉,则上不能得所利于下;名外于法而誉加焉,则士劝名而不畜之于君。

59、(故事)阳山君相卫,闻王之疑己也,乃伪谤樛竖以知之。

60、(故事)书曰:“既雕既琢,还归其朴。”梁人有治者,动作言学,举事于文,曰:“难之。”顾失其实。人曰:“是何也?”对曰:“书言之,固然。”

61、守株待兔,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62、(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63、(故事)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64、(一个小孩子简单去实践一下就能得出的真相,何必智者苦坐冥想还不一定对,实践是更容易而更可靠的。)

65、(故事)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以欲弃之。”

66、(故事)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与关吏,乃舍之。嗣公为关吏曰:“某时有客过而所,与汝金,而汝因遣之。”关市乃大恐,而以嗣公为明察。

67、我们中国古代传统寓言故事数量非常丰富,类别也很广,有的以人物为主,有的也写动物与自然按照所传达思想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68、(点评)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