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仅仅八个多月,便精神上崩溃、身体上失调,每天面对越来越理不清楚的乱麻。
2、先生视死如归的侠肝义胆,激励着时务学堂的学生,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路。
3、维新人士听了痛哭流涕。此时,谭嗣同自告奋勇去充当说客,劝说袁世凯举兵,杀荣禄、锢慈禧、救光绪、护新政,结果反遭袁世凯的出卖。政变发生时,他同梁启超正在寓所苦筹办法。当搜捕康有为的消息传来,谭嗣同镇定自若,从容地对梁启超说:“以前我们没有办法救皇上,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救康先生。我是不怕死的,就让他们来捉拿吧!”梁启超劝他一起逃跑,他执言不肯,反劝梁启超说:“如果没有人躲过这次灾难,将来也就无人继承我们的变法大业,如果没有人因变法而死,我们也就无法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其后,谭嗣同又与大刀王五策划营救光绪皇帝,但由于事起仓促,计划落空。这时,谭嗣同的处境已十分险恶,许多人劝他出走,都被他一拒绝。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诸自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流血牺牲,以此来唤起民众的觉醒。
4、戊戌年是中国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正是林圭忧国忧民之时。如一叶孤舟在黑暗中寻找方向的他,考入时务学堂时曾给他的老师黄先生信称(1898年4月18日):“风闻各国瓜分中国,仅存山、陕二西,以为今上终享天年之地;湖南地处偏僻,人尽强悍,各国公治之。总理衙电达陈中丞云:“事不可为,死而后已。”兹信传播,心惶惶。倾念身世,将何处从?黄种厄运,诚足悲叹!”(谭嗣同的学生)。
5、斗转星移,一百二十年过去了,您早已长眠于印下无数稚嫩而坚实脚印、毙而后已、无比眷念的这片故土中。您可知道?当您年轻的生命在义无反顾中嘎然而止时,是您的刎颈之交唐才常先生与您的摯友梁启超先生,他们“….愤国事之日非,动友仇之未报,乃奔走各地,联络同志。”并远赴日本,在那儿成立了自立会,拟定了雄心勃勃的自立军起事计划,率领您的一批优秀学生,联络同志,扩充势力,以图大举。学生们高举您的义旗,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反清革命的最前沿。林圭无疑是最坚定的一个,他成了自立军中军统领兼自立军总部机关负责人。来到了您曾满怀感叹过“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的武汉,举戈起义。
6、我突然想起《沉默的真相》中那首让人泪目的插曲:
7、谭嗣同故居位于浏阳市北正南路闹市区临街面,夹在现代楼房中间。故居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朝时由谭嗣同的爷爷购得。后来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为清末进士,官至湖北巡抚,奉旨命名其宅为“大夫第官邸”,因此谭嗣同故居又叫“大夫第”。由三栋二院一亭组成,栋与栋之间有走廊相连,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居建筑。三栋主房为高大的五柱全木结构,每栋五间二进,中间为堂屋,共有24间卧房。房子四周上下用木料精心装修,窗户、横梁、顶棚等显要位置都有精美的绘图和雕花。上盖传统小青瓦,两侧竖立青砖封火山墙。现在看来仍显气派,只是与现代住房格调不同罢了。
8、李提摩太是1870年到了中国,在山东、烟台等地传教。让伊藤博文来中国当顾问就正是他向康有为提出来的!早在“戊戌变法”前,李提摩太就已经跟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认识了,康有为创办的那个《万国公报》就正是源自李提摩太出版的《万国公报》!对的,你没看错,我也没写错,康有为正是只字不改地照搬了!
9、改革维新派获得了总理衙门大臣翁同_与皇帝的师傅孙家鼐的同情和支持,也得到了英国驻华公使尼克拉斯·欧格纳爵士的大力鼓励。大约就在这时候,美国长老会的李佳白博士,我在上海时的老朋友,开始在北京的上层官僚中开展工作,希望他们能对基督教采取友善态度。
10、这里,我是真站慈禧那边,因为后面更是验证了她这个不满是对的!作为日本第四任首相的伊藤博文,不但发动“甲午海战”,更是在1904年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日俄战争”!再然后,就是逼着朝鲜的高宗退位,从此殖民了朝鲜足足有三十五年之久!咱们听得最多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那句缪论就是他提出来的!后来本想着与沙俄约定,要到中国来谈判如何瓜分东北的伊藤博文,结果一到了哈尔滨,就被当时朝鲜爱国的人士,名叫安重根的直接一枪就给嗝屁了。就这么一个人,康有为居然建议让他当中国的顾问,你是旨望他来让中国强大了,再去报甲午之耻么?真要是让这种人来中国当顾问的话,就不是大清的“祖宗之法”受损不受损的问题了,连“国之根本”还复不复在都难说!
11、当被带至菜市口侯斩,谭嗣同走下囚车时质问监斩官:“革新变法有何罪过?为什么不审而斩?”监斩官一声大喝,尔等乱臣贼子,还用辩解吗?死有余辜!然后用力投去杀头的令箭,刽子手们持刀急忙上前。当六位改革志士人头落地时,换来的却是围观者的一片叫好声。
12、早在谭嗣同在长沙时,创办了长沙时务学堂,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其中有两个学生非常优秀,这两位学生天分极高,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谭嗣同的学生)。
13、不知为何,每每看到毛老师的绝笔信,我都会想起谭嗣同,想起戊戌六君子,想起他们那种义无反顾,那种悲壮决绝,那种即便付出生命,也要警醒麻木世人的凌然大义。
14、“甲午战争”后,这个李提摩太更是主张中国把所有的外交、新政、借款、报纸、铁路、教育等各方领域全都交给西方人管理!明眼人一看,就知这到底是什么货色了!只有康有为才信了他的鬼话,当了他的死忠粉!这就不难看出,之所以康有为干嘛要急着提倡“全面西化”的变法,某程度上就是受了李提摩太的影响!
15、那些扔菜叶的人们,请你们睁大眼睛,让良心唤回你们的正义和勇气,醒来吧!莫做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16、08级的学生说,即便已是教务处长,毛老师上课依旧认真严格,看得出是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结尾一句“希望老师平安归来”,更是让人泪目。
17、当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起来的时候,当袁世凯开始秘密投靠顽固派的时候,当康有为意识到了变法事件扩大而处于劣势的时候,他选择了明哲保身逃了出去,而且是第一个。光绪帝被囚禁的时候,谭嗣同仍然在四处奔走,为的就是能够救出这位没有实权的清朝皇帝。
18、张自忠,是二战中阵亡的同盟国方面最高级的将领。张自忠当初因为奉命与日人商谈华北事宜,遭举国痛骂,指责其为汉奸。台儿庄战役开始,身负“汉奸”骂名的张自忠率部急行军180里抢渡沂河,以劣势装备强攻板垣师团,激战5昼夜将其击溃。战后面对记者团,张自忠一言不发,放声大哭。
19、1899年11月,唐才常、林圭、吴禄贞、傅慈祥等回国举事。梁启超、沈翔云、戢元丞在在红叶馆举行饯别会,特请早已有意合作与结盟的孙中山、陈少白陪宴,以示精诚。“林圭在行前向孙中山请教,孙中山热情地将兴中会员容星桥的行止告诉他,以便加强联络。容星桥为容闳之侄,当时任汉口某俄国商行买办。“其后林在汉口大得容助,中山介绍之力也。”这天的饯别,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气氛,据与会者陈少白说:“大家见过面,把酒畅谈,真是悲壮淋漓,激昂慷慨都兼而有之了。”
20、谭继洵是通过科举出身,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一步步跻身成为朝廷大员,在复杂的官场上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做事循规蹈矩,在政治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改革思想更加激进的谭嗣同,两人又是一起生活的至亲,可以想象他们父子之间的矛盾是多么尖锐。
21、有学生说自己家境贫寒,错过勤工俭学机会时,毛老师直接让他去教务处帮忙,用自己的钱给他发工资。
22、后来,十几年后,杨昌济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做了教授,他一生以"欲栽大木拄长天"明志,支持爱国青年的爱国运动。
23、确实没有想到的,是制度机制建设、治理体系建设如此艰难,甚至无助到付出生命的代价”。
24、刚毅没回答,继续念其他人的!念完后,随着刚毅一声落令“斩立决”,谭嗣同仰天大笑地喊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那句话“哈哈哈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5、毛老师,您知道吗,像您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啊。
26、他在渣滓洞忍了400多天,文革只坚持了6天!
27、这个时候谭继洵更多的是无奈,因为他不能自私地只考虑儿子的个人安危,他还要考虑到身后的整个家族。此外所有人都知道谭嗣同所做的事,并非一般的犯罪,这相当于欺君犯上,秘谋逆反的大罪,岂能是简简单单凭借着看似同父亲的关系就摆平的呢?为了自己的安稳,为了一家老小,慈禧杀谭嗣同的时候他也不敢发声,只求掌权者不要殃及池鱼。
28、我们的反馈与行为,则是在告诉那群仍在努力的逆行者:我们究竟值不值得他们为我们奋斗。
29、三百多年过去,历经内战外战和几次改朝换代能够保存下来实属珍贵。它早就改变了所有者,早已不是什么封建地主阶级的财产,它是珍贵的文物,代表我国过去木制建筑的特色和水平,是一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30、光绪派人一打听,大赞“人才吖!”当即就命人传谭嗣同入宫,分别与杨锐、刘光弟、林旭四人破格提拔四品卿衔的军机章京(文员),这就意味着谭嗣同的仕途正式开始。乍一看,这还是支起点不低、忽然崭露头角、还有上升空间的“蓝筹股”似的。可就像A股一样,瞬刻间一泻千里,都论不上什么鲜事了。当光绪宣布“戊戌变法”开始时!留给咱们谭嗣同的时间,已不多了!
31、在才常路的“谭烈士专祠”里,曾经有一幅谭嗣同摄于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岁,外穿月白色长衫,内着玄色武士装,左手叉腰,右手持剑,浓眉俊目,闪闪似电,有一种立如山岳、傲视死神的凛然正气。谭嗣同短暂的一生中,两剑三琴陪伴他度过了不少苍茫岁月。
32、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写出绝笔“我自横刀去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若地下有知,也应含笑九泉了吧。他夙夜奋斗毕生追求的大同世界,正由他的后来人亲手创造,先生,应再无忧矣!
33、当时言路大开,许多牛鬼蛇神也趁机钻出来了。湖南举人曾廉奏劾康有为野心很大,有当中国教皇的意思,说康有为提议上孔子以开化教主神圣明王的徽号,就是要让孔子当摩西,自己好当耶稣。谭嗣同拿到这个奏疏大怒,拟了份旨意写着要杀这个举人曾廉,请光绪皇帝旨意的时候,光绪倒显得老成起来:“朕刚刚下诏要群臣百姓进言,现在却要因言而杀人,这能使天下人心服吗?”谭嗣同见皇帝拒绝了自己的建议,于是罢了要杀人的心思,只是逐条批驳,还相约其他军机四卿,联名保举康有为是忠臣。
34、《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5、是我们没能保护好您这个脊梁,是我们让您只能孤军奋战,是我们让您陷于困境,陷入投江境地,这是我们的过错啊,哪里需要您来认错啊!
36、其实,黑与白,都是皇上描出来的,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只有人云亦云,哪有什么公平、正义和真理?
37、而咱们的谭嗣同,也有被怎么洗也洗不白,日后最引人诟病的问题,那便是他建议:要不把X疆卖给沙俄,把X藏卖给大婴,以此就可以抵债在甲午战败后的那2亿两白银了,若不够的话还可以把满洲和蒙G都卖了!这事的确就记录在他给他老师欧阳中鹄的信中!
38、本为陌生人,互不相识,却会因一封绝笔信为之流泪。
39、首先他的好兄弟唐才常为了帮谭嗣同报仇,创建了自立军。上面提到过的另一好友毕永年也为了和谭嗣同报仇,横渡日本去加入了孙中山的“兴中会”!后来到了上海,唐才常和毕永年共同组建了“正气会”!不过两人不幸后在不久起义里就双继就义了!不过这还没完,唐才常的“自立军”里有个叫刘静庵的,也是谭嗣同的好友!唐才常就义后,他就组建了“日知会”,后来改名成“文学社”,部下有个叫焦舜卿的不断地鼓励着儿子焦达峰起来革命,日后这位焦达峰就创建了“共进会”,后来在“文学社”和“共济会”与孙中山的“同盟会”以摧枯拉朽之势之下,终于结束了大清!
40、当时荣禄是京师的总督,袁世凯以监司身份在天津练兵。光绪皇帝下诏提升袁世凯为侍郎,并要他到京师朝见。
41、当时的谭嗣同还没遇到陈宝箴,更别提见到光绪了,就连家都甚少回去!可这事传到他耳边,当即就和一个叫毕永年的朋友,两人漏夜就闯进那位刘福堂的家,威胁他要停止粮食倒把!为此还差点干起架来,好在此前,谭嗣同就已经跟当地的总兵打点过,碰巧这位总兵又是一个好官,马上派兵支援谭嗣同!至此,刘福堂等当地豪强们,才无奈地开仓赈灾!顺便一提,那位叫毕永年的朋友,这个人记一下,后面还会提到!
42、但现在,第一次出现了一份新报纸。它独立于政府,尽管受到它的暗中支持。这份报纸的发行者就是强学会。有趣的是,这时的维新派依然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知道广学会的月刊 《万国公报》 多年以来在高级官员之间广为流传,从未遭到过反对,他们使用完全相同的名字命名他们的报纸。
43、第一位学生是学堂年纪最小的学生,十六岁就入学了。他就是蔡锷,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革命家。蔡锷一生做了两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第一件事在云南领导新军起义,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清帝国。第二件事是反对袁世凯称帝,发起了护国军起义,维护了中华民国的民主共和。而蔡锷有一位亦师亦友的手下,后来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之一。
44、故居现存潭嗣同的书房、卧室及他父亲、兄弟的居室和夫人李闰的起居室。
45、从大马路上人行道朝青葱地走十几步,便出现了宽敞的长满青苔的墓前神道,华表、石羊、石虎、石马、石人依次排列在神道两旁。石羊和石虎前腿跪地;石人长衣蝉冠,为明朝穿戴,面容端详,双手握符节交于腹前。石像跟真身都是等身大小,像是夹道迎送的仪仗队。神道尽头是墓冢,三合土密封圆形墓顶。用花岗石围成半圆形墓围,墓围的每根石柱上有石兽雕塑。圆形墓冢后面竖立五通高大的祁阳石墓碑,中间主碑高9米,宽0.7米,阴刻楷书碑文"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兼署湖广总督湖北巡抚谭敬甫君诰封一品夫人谭母徐太夫人之墓,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岁仲冬月"。两侧附碑阴刻龙纹。墓碑上盖雄壮的翘角石雕屋顶。这是一座合葬墓。
46、当时的康有为,不止在游说各国的路上接受了各国赠与他的金银财帛,而且还先后迎娶了三位妻子,大家可不要忘了:康有为这位儒生,他可是一直都在坚持一夫一妻制,此前逃往日本,康有为就已经有了两房太太。买房、置地、娶妻,康有为在海外的生活无不惬意潇洒,他真的忘掉了为戊戌变法而死的谭嗣同吗?亮郎说单从百姓的这些举动来看,当时戊戌变法所触及到的是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一方面,晚清政府的顽固派肯定会严加阻拦;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变法措施没有触及到思想的根本,所以必然不会迎来人民百姓的支持和赞同。再加上当时晚清政府的实权是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守中,所以戊戌变法基本上没有任何胜算。
47、公元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受维新大臣徐致靖的举荐,谭嗣同被征入京参与新政,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处任职。与杨锐,林旭、刘光第时称“军机四卿”。谭嗣同喜出望外,为了报答“圣恩”,他不顾“杀身灭族”的危险,不辞辛苦地积极推行新政。光绪皇帝准备召开懋勤殿,设置顾问官,命谭嗣同起草圣旨,并要求穿插一些前代的典型事例,说自己将亲自到颐和园去请示慈禧皇太后。谭嗣同退朝后对别人说:“我这才知道皇上一点权力也没有”。
48、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生于1823生,二十六岁中举人,37岁中进士。在朝廷做到户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被人推荐给湖南同乡左宗棠。当时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刚刚收复新疆,需要人才治理西北。谭继洵被授予甘肃巩秦阶道,加二品衔,后擢升为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1889年升任湖北巡抚,成为一名封疆大吏,官至一品,达到仕途顶点。在政期间,谭继洵注重农桑,办事谨慎。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变法思潮激荡,谭继洵思想偏于保守。谭嗣同锐意维新,父子间意见不合。谭嗣同和唐才常计划在浏阳设立算学格致馆,推广新学,意欲请其出名首倡,藉资号召,谭继洵表示:“守老氏之宝,不欲为天下先。”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没有想办法营救儿子。谭嗣同遇害后,谭继洵被连坐革职,勒令回籍,交地方官管束。1901年10月23日忧惧而终。
49、直到我看到成都大学称要全力善后,却全力删评禁言:
50、我必须要告诉你,这群身居高位、不愁吃不愁穿、却还愿意俯身为百姓担责、与权贵对抗的人,在这个精致利己的时代里,死一个就少一个。
51、鲁迅感叹:“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戮。中国人格外凶。”
52、后来,谭嗣同声名闻于京师。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经学士徐致靖的保举推荐,光绪皇帝征召谭嗣同为军机章京,特擢为四品卿衔,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同时辅佐新政,当时传为军机四卿。这军机四卿,在短短的百天之内,几乎与宰相的职权相等,在康有为的幕后推动下,新政条条上达天听,再通过旨意、上谕、邸报等各种形式颁发下去。改革一度如火如荼。
53、在国庆活动领导席位上,他还曾像个孩子一样,挥舞国旗,跟着学生们唱歌:
54、迫使谭继洵最终如此做的原因有两个:父子二人,道不同谭继洵,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文化教育,学习的是八股文,走的是传统的科举入仕道路。他幼时家道中落,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在他的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儿子的激进行为,让这个官场沉浮几十年、走的中庸之道的老臣胆战心惊。
55、对学生谆谆教诲,办事情更是毫不手软,充满实干风范,真正为学生、为学校、为国家考虑:
56、毛洪涛就是这样一个逆行者,他以死谏的方式给这团肮脏打了一束光。
57、谭元春(1586~1637),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代文学家,诗人,天启间乡试第与同里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
58、于人而言,观琴忆人:世人皆晓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更是为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于我而言,睹物思人:谭先生不仅是我崇拜的偶像和英雄,也是我祖父林圭人生道路上的引领人和指路人,更是林圭仰慕的、用毕生去追随、用生命去换取民族复兴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59、谭嗣同进京参与变法第33天,维新派人士遭慈禧下令被捕。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清廷在未经任何审讯的情况下,将谭嗣同等六君子杀害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戊戌政变发生,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自嗣同始!”一场在中国大地呼啸而过的维新运动中,豪情万丈、气势惊天、脱颖而出的谭嗣同终成壮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0、谭嗣同牺牲后,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活着的人更加奋不顾身,发奋图强。唐才常成为反清斗士,成立自立军,行刑时宣言“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1900年英勇就义;蔡锷化悲痛为力量,以二位老师为偶像,写诗明志:“前后谭唐寻公义,国民终古哭浏阳。湖湘人杰销沉未,敢谕吾华尚足匡。”梁启超深情地说“真不知往后要从哪一条路把我这生命献给国家,才配做他们的朋友。”
61、当谭嗣同试图奔走在维新变法这条战线上的时候,康有为对梁启超说了这句话,这句话对于谭嗣同而言,恍惚如醍醐灌顶一般,谭嗣同对康有为的观点十分认同,便随康有为一并加入到了这条“保中国不保大清”的道路。
62、崇祯皇帝下令对袁崇焕用最残酷的刑罰:3543刀凌迟处死。处刑那天,剐下来的肉被围观者争抢着用嘴咬,有的花钱买他的肉,鲜血从齿颊之间流下,还唾骂不已。袁崇焕,一个为大明王朝拼杀一生,另清军丧胆的明朝英雄,却落了如此下场...
63、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64、这是一群不会独立思考的人,他们自以为是爱国者,实际上却是一群疯狂的暴徒,被利欲熏心者洗脑而利用的人枪肉弹。他们不懂得契约精神,不懂得求同存异。他们只会把一己之好恶强加给别人。更有甚者,他们为了苟且之生存而趋炎附势、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沦为邪恶的打手。他们自诩为社会的正能量,实际却是社会的痼疾。他们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自己的堕落,还讥笑嘲讽着正义和为之奋斗的战士。于是,世故讥讽着淳朴,庸俗践踏着高尚,虚伪欺凌着真诚,我们不得不承认,邪恶在高歌猛进,而良心在节节败退。
65、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我发布的文章不错,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支持。谢谢!
66、1918年暑假,杨昌济调任北京大学教授后,立即致信毛泽东、蔡和森等人,通告蔡元培等正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消息,建议毛泽东赴北京。经他介绍,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了半年。
67、谭嗣同,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刑场人山人海,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囚车碌碌地在街板上碾过,白菜帮子烂菜叶横飞...…
68、杨昌济还慧眼识珠,把女儿杨开慧许配给了他。
69、每酒醉别离兴尽悲来之际所作的诗,自少年时就不凡。某一年,谭嗣同和哥哥同舟渡江,一时狂风大作,浪涛簸天而来,浪花尖儿比舟高数尺,撑舟的人慌得厉害,这两兄弟却相视一眼,开怀大笑,当即口占二绝:“波揉浪簸一舟轻,呼吸之间辨死生。十二年来无此险,布帆重挂武昌城。白浪舡头聒旱雷,逆风犹自片帆开。他年击楫浑闲事,曾向中流炼胆来。”动不动就是“死生”之类的重词,其中潜藏着深深的悲愤奇崛之气,似乎是其出乡而为国家壮烈牺牲的语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1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