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王阳明心学书籍(精选美句80句)

王阳明心学书籍(精选美句80句)



王阳明心学书籍

1、“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做人准则,也是王阳明教徒弟的标准。明朝后期有很多能人,都是王阳明的徒弟,他的影响贯穿了明清两个朝代。就我个人而言,对有关他的这两个传奇故事印象深刻。故事一:年少时期才华显露,想要成为一代圣贤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人,从小就会表现出天赋异禀,同常人不一样。年少时期的王阳明,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他聪明伶俐,而且才思敏捷,很小时候就能作诗,令家中满座宾朋惊讶不已。

2、对此,王阳明和所有宋明理学家一样,其标准只有六个字:存天理,去人欲。

3、孩子人格的“培”和“养”,跟培育花草、养鱼养鸟是不一样的,不是你买一堆肥料或饲料扔下去就完了。说到底,给孩子看什么书并不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言传身教。

4、他是一位大思想家,在“百死千难”的逆境中,阐发了“知行合一”之旨;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发明“致良知”之教。(王阳明心学书籍)。

5、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6、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7、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8、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9、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10、在这里我特别推荐一本书,那就是王觉仁写的《王阳明心学》。

11、“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王阳明心学书籍)。

12、(解读) 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虚心接受并改过。人都会犯错,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13、听力科普|康复知识|读者分享|沙龙视频|救助项目|补助政策|医生专访|品牌专题|千字千元征稿|二手助听器转让|关于我们

14、 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15、《王文成公全书》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

16、解析:《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

17、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18、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19、听损朋友们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迷茫、自卑,其实也是没有掌控好内心的欲望,内心的欲望超越了实际,所以幸福感降低,

20、学习阳明心学需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特别是儒家典籍的基本常识,需要研读王阳明本人的著作,也需要阅读一些其他学者介绍、研究王阳明的著作。

21、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22、阳明心学是一门身心修炼之学,不是一门知识性的学科,重血脉骨髓上的功夫体认,不重解释字词文句。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说,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内在的,它不是植根于外部世界,而是植根于人的心灵;但它又是独立的,它超越主观的个体,可以接触到宇宙的广袤和真理。这个真理在王阳明看来就是“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性,是人所固有的“根本慧”,是能接通自然能量的本源性直觉。王阳明的《传习录》就是要传这个良知,要世人都自觉地致自己本心之良知。

23、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传习录》

24、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25、这在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确实是值得一书并须进一步加以研究的一章。

26、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27、(解读)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28、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29、虽无法解决认识冲突的问题,但为个人自觉自省、实事求是、发奋图强指出了光明大道,对当下思虑过多、选择过剩却困于行动的我们是最好的一剂良药。

30、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31、“心灵是幸福的“感受器”,而健康和良好的心灵状态则是幸福的直接源泉。

32、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33、事实上,“天理”绝不是封建礼教——在朱熹那里,“天理”指的是宇宙法则;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34、我不开心,我不快乐,是因为我的认知,我的思想从来没有与我的行动统一。我一直在做违背我内心的事情,怎么能快乐呢?

35、解析: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36、王阳明作为一届能臣,不仅为君主献策治国有方,在家规上也颇有一套自己的办法。《王阳明家书》收录有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家书中提到了大量王阳明对后辈在人际交往、择友、学习、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建议和诀窍,一代圣贤的经验之谈,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37、因此,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38、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39、本书由百万册畅销书《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从心学著作中精心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将晦涩难懂的阳明心学浓缩成了一本通俗易懂、可以每天习练的随身读物。

40、二十余年如一梦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

41、解析:这句话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

42、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43、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44、(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45、《知行合一》是一本叙述王阳明传奇一生的传记。全传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46、学习阳明心学,践行阳明之路,要学习做一个普通人;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要追求做一个高尚的人。

47、根据这种观点,一个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么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会去做。如果他没有付诸行动,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未真正认识到善;同样,坏人作恶,原因也是对于善的无知,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善。

4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49、以上就是这六次突围的简单回顾。那这本书的作者许葆云,他认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意义,在哪里呢?

50、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51、(解读) 精神、道德、言语、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开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低、人、物都是这样。

52、解析: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53、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54、在前几天的分享中,我们复盘解读了王阳明的六次突围。今天,小书僮首先带着大家,再来回顾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然后总结一下作者许葆云对这本书的深层认识;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推荐人吴世春,在创投圈的工作实践中,是如何感悟王阳明心学的。

55、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

56、贬谪期满,王阳明去庐陵县当县令,心学的理论,也接受了实战考验。没想到的是,王阳明信奉的“知行合一”指导思想,施展起来却困难重重。这固然是因为大环境无解,也因为这是王阳明第一次高密度、面对面地应用心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丰富了理论,磨炼了心性,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围。

57、真正学习、修炼阳明心学的人,需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要学的是阳明心学的精神不是架势、是精髓不是皮毛、是思想不是知识、是方法不是概念、是原则不是教条、是境界不是利益、是功夫不是名声、是实践不是谈资、是做人不是做样子。学习阳明心学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如果真正立志践行王阳明圣贤之路,立志成为一名当代圣贤,那就要像王阳明那样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自己。王阳明首先是个普通人,然后是个优秀的普通人,最终才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圣人。

58、所以在这里,王阳明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王阳明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59、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

60、许葆云把王阳明心学思想的诞生,用六次突围概括出来,分别是:

61、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62、(解读) 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63、“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64、得知宁王朱宸濠谋反时候,仅仅用了几百人,就顺利平定了叛乱,还将宁王活捉。这些都是王阳明的传奇故事,也因为这些事迹,使得人们对他敬佩有加。

65、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66、他的学说,至今仍为我国哲学的擎天一柱,开启了日本明治维新之业,启迪了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宋教仁、蔡元培等等,都从中受益匪浅。

67、日本心学在中江藤树开创之后,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具有强烈内省性格的德教派(一说存养派),另一派则注重实践,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事功派。

68、在日本明治维新前德川幕府统治的二百多年中,始终处于官学统治地位的是朱子学,心学则作为下级武士和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而处于被压抑、受排挤的地位。

69、解析: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70、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71、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2、这是儒家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遭到最严厉批判的六个字,也是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被误解乃至曲解得最严重的地方。

73、解析:善念萌发之时就要认识到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就该意识到去遏止它。认识、扩充、遏止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智慧。

74、人的外在行为本就是受到意识影响的,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不应该出现巨大而偏差。

75、(解读) 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76、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77、然而,在幕府末年心学成了维新志士所普遍信奉的一种哲学,并因此为维新运动造就了一批叱咤风云、雄飞庙堂的思想家和领导人。

78、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79、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