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龚自珍的代表作品(精选美句29句)

龚自珍的代表作品(精选美句29句)



龚自珍的代表作品

1、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孤愤之情、奇崛之意纷至沓来,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

2、综上所述,风格包括三重内容,多样化的结构、主次分明的形式和一以贯之的特点。多样化取决于人的本质,主次分明取决于人的修养,一以贯之的特点取决于人的气质。三者之中,多样化是根本,多样化与主次之分的关系是多与一的关系,多样化与一以贯之的关系是变与常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辩证的、统一的,把这三重内容综合起来就是完整的风格,就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人的存在和真实面貌。

3、《龚自珍全集》开门见山的第一首诗就是:“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剑气与箫心相对,成为龚自珍诗中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象,是他人生状况和诗文精神的高度概括。

4、文章一开始便指出了好梅的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紧接着龚以一个“固也”着着实实肯定了,这就是好梅的标准,亦即是优秀人才的杯准。然而,后文他却批判把梅——即人才培养成这个样子。认为通过修正的手段使梅成为好梅的过程是对梅的摧残,也即明确了他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通过教育剔除人身上存在的缺点,使人成才的过程,是对人才的摧残过程。龚也明确了自己的培养方法:即“纵之顺之”。我想,若按照龚先生的说法,倘使一个人身上长了一个瘤,就让他长着,也不用切除,保留其原样,以防夭之病之。倘若一个人有偷窃别人财物的嗜好,也不要管他,而要“纵之顺之”,以防“遏其生机”。如此一来,人身上有了毛病,不能去除,岂能谓之健康?俗语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然后才是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而这种良好的品德修养,离不开道德约束和行为修正,在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斫、删、锄”,纵之顺之是绝对不科学的。禾苗、蔬菜、树木的栽培尚须如此,难道人就不需要吗?

5、副标题:余世存读龚自珍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9-9

6、风格的多样性取决于人的本质。佛教研究“无我”,强调“无常”。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皆非独立的实在自体,都是受时空条件的制约而变动不居的,都是各种因缘的暂时组合,人也如此。这种无我和无常的观点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结构。具体来讲,在生理上,人是大脑、躯干、四肢、五脏的组合,归根结底是各种细胞的组合,这种组合由于新陈代谢的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死亡与新生的更替之中。从精神上说,人是各种信息的组合,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千变万化,纷至沓来,被人接受之后,所形成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地吐故纳新、推陈出新。

7、黄昏时分,龚自珍登京都陶然亭。那里地势低洼,芦苇丛生,深处似有大动,使人暗自心惊,茫然恐惧——那莽莽苍苍的中原大地,可怕的暮霭渐渐升起。

8、同时,龚自珍所经历的时代,封建社会已近尾声,政治上极端腐朽,生活上又骄奢淫逸,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衰世就要来临了。极具才华又极具洞察力的龚自珍,是这个阶级少有的清醒者。

9、动词的使动用法,是说动词后面所跟的宾语,不是动作的对象,而是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像“复之全之”,不是“复它全它”,而是“使它恢复、使它健全”,“恢复”“健全”都是“它(梅)”自己的动作。课文中类似的用法,还有“夭其稚枝”“夭梅”两例。

10、正如龚自珍自己所说,“从来才大者,面目不专一。”要全面认知他的精神思想,还需要时间。

11、  其次,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文章以“梅”为中心,先写梅病,后写对梅病的治疗,自然地分为前后两部分。开头介绍盛产梅的地点,从梅的著名品种,引出梅的病状、病因和病情的严重性。继而写作者对病梅的痛感,治疗梅病的经过、方法以及决心和愿望。全文文从字顺,顺理成章,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12、“以”在古汉语中可以作动词、介词、连词,三种用法课文中都有出现。

13、第剑气与箫心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一文一武,一个慷慨激烈,一个缠绵悱恻,强烈的对比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我所向往的,书法艺术依靠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情感内容,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越强烈,情感内容也越激昂,这本集子作为一件大作品,贯穿了这样的创作追求,在作品与作品之间,尽量做到有的奇肆有的端严,或者激烈或者平和,拉大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而且在每一件作品中,尽量强化长短粗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和枯湿浓淡等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因此,剑气箫心的表现形式也是这本集子中所有书法作品的表现形式。

14、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15、上阕写在梦中与一位女郎相会,梦醒后寻思,似乎就在自己熟悉的红楼。下阕写一觉醒来,眼前景物依旧,才知却是在做梦,那个虚无缥缈的仙洲本不属于自己。诗人把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痴情,运用"写梦"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展现出来。整首词的风貌一如梦境一般扑朔迷离,也符合青春期爱情患得患失、怅惘迷茫的特征。

16、美人清妙遗九州,独居云外之高楼。春来不学空房怨,但折梨花照暮愁。

17、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或指导受教育者剔除人性中的缺点,培养其优点,并传授其知识和技能。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教育即修正人的德行,斫其卑劣,育其高尚,并传授其知识技能。《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己明确地指出了教育的目的及其必要性。

18、这叫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心理怎么平衡。一方面龚自珍诗文论述已天下闻名,冠盖华夏;另一方面,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落榜,被朝廷刷落。要知道龚自珍年轻时绝不是一个散淡无为者,相反,他是嘉道年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最反对脱离社会实际的烦琐考据和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一个儒学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的政治抱负,没有舞台又如何施展。这是他个人命运的不幸,也是封建社会所有有抱负知识分子命运的不幸。

19、另一种表示人的主观看法,可以译为“认为……是……“把……看作……”。像课文中:

20、这是一首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全诗描写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笔力遒劲。作者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艺术手法,透过落花随风而逝、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壮美景观,从而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21、来稿一经采用,即致薄酬(每篇200元)。若自投稿日起一个月内不见本号采用,来稿可由投稿者自行处理。

22、(本文为《己亥:余世存读龚自珍》序言,原标题为“我的或我们的龚自珍”,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23、动词“以”主要用在“以……为”这种格式中。有两种情况,一种表示客观事实或实际作法,可以译作“用(拿)……作为……”。像课文中:

24、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25、年轻一代在近年来自发形成了传统文化热和传统生活美学热,其中就有寻根、回答自己跟古典之间关系的意义。我曾经跟朋友聊起龚自珍,“国人离家出走百年,最近又回家翻东西,一是以《浮生六记》为代表的生活美学,属于岁月静好系列;一是以曾国藩、王阳明为代表的严肃而宏大的叙事系列。龚自珍及其《己亥》之所以受大家欢迎,因为他是传统文化最后一个集大成式大家,他有趣、好玩、性情,他实证了传统文化中有颜如玉、有黄金屋、有车马簇。他到哪里,都能攒出很多饭局,成为群主,召集出一个或众多的群来。”在某种意义上说,龚自珍是人们理解传统和现代不可绕过的一座桥梁。

26、了解龚自珍的人会承认他的才学和思想,会感叹他的怀才不遇;但在官场人眼里,龚自珍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书生,是一个刺儿头,是一个为性格所左右、其性格即失意命运的怪人。他在官场熬了半辈子,也学会了一些应酬,学会了一些无聊,在玩物中丧志,消磨时光和精神。用现在的话说,他也一度变成了“油腻的中年男”。但快到五十知命之年的时候,他的职场生涯遭遇到危机:因为官场潜规则的缘故,他居然被罚俸一年;而因为官场回避规则的关系,叔父做了他的上司后,他必须自动引退;没有了薪水,工作单位没有着落,生计紧张,再加上流言蜚语,让他左右为难、心力交瘁。可以说,己亥年之前的一年,是龚自珍极为狼狈、沮丧和内心绝望的一年。龚自珍诉说过自己欲哭无泪的至暗时刻,“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在官场潜明规则里,他付出的大半生是无足论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用现在的话说,他大半生既没混到社会地位,也没获得财务自由,他是一个loser和nobody,他是一个nothing;他奋斗了二三十年,回到了当初几乎一无所有的原点。

27、因此,龚自珍于我、于今人是一个恰逢其时的桥梁,借助于他,我们能够抵达自己人生中曾经求而不得的境界,我们借以跟古人和世界对话。为什么要读龚自珍?为什么必须是龚自珍?答案当然唯唯否否,但龚自珍是众多必读的入门之一。我们借助于龚自珍以及其他古典作家,还能够回答自己跟古典和人类文明传统之间的关系。

28、  龚自珍处在清王朝表面上是一潭死水,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时期,面临封建制度解体,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能够对时代的脉搏有敏锐的感触,指斥社会的弊病,强烈要求改革现实,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愿望,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这种思想,给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以较大的影响,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