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背景]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元代遗民,他始终不能忘记元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在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怀故国,抒写愁思。此曲即是作者重登绍兴越王台时所作,包括江浙广大地区在内的“越地”,既有越王勾践报仇雪趾的历史传统,又是南宋政治经济的中心,人到这里尤其容易激发起亡国的惨痛和恢复河山的愿望,今天作者重游前朝重地,登上当年勾践点兵复仇的越王台,感情不能抑制。(元曲三百首全集)。
2、本书由吴坤定、陶文鹏、张厚感三位先生合作完成,但大体上又有分工,因而在翻译风格上自然有所差异。有的译作,在诗行乃至用韵上尽可能贴近原诗;有的则驰骋想象,作了一些合理的发挥。
3、对十多岁的中学生来说,怎样才能提升文笔?提升文笔需要阅读哪些书呢?我以自己20多年的写作经历,就这两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经验。(元曲三百首全集)。
4、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5、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6、《水仙子》是作者对自己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简陋的草庵,纸糊窗,柏木榻,一幅单条画,一枝得意花,表现了作者生活的朴素。尤其是末一句“自烧香童子煎茶”,写出了隐士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心态。此曲语言朴实雅正,正切合着作者自身生活的朴素、情趣的高雅。
7、荷盘敲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
8、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9、[写作背景]洞庭湖,太湖的别名,亦即五湖,在今江苏省境内。相传春秋之时,吴败越人于会稽,越王勾践命范蠡求得美女西施,进于吴王夫差,吴王许和。越王生聚教训,愤发图强;吴王迷恋西施,听信谗言。越终灭吴。西施亦归范蠡,从游泛五湖而去。事见《吴越春秋》等。这支曲子即以此为题材而作。
10、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11、《闺怨》是一首思妇闺怨曲。夕阳西下,皎月临窗,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良宵美辰。对于空守闺阁中的少妇,此时更显万般难奈,幽怨之情自然会从她的心底流出。全曲用“月圆”来反衬“人未圆”,增无限凄凉之意,将其无限的眷恋之情推向了极致。
12、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13、潇湘画:宋代画家宋迪曾画过八幅潇湘山水图,世称潇湘八景。历代题咏者不少。潇湘,湖南境内两条水名。湘水流至零陵县和潇水合流,世称潇湘。
14、长巾阔领:巾为古代平民戴的便帽。阔领,指阔领的上衣。这里指古代隐士的衣著。
15、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钉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6、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念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17、斜阳万点昏鸦,西风两岸芦花,船系浔阳酒家。
18、白朴散曲内容大抵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这也是元代散曲家经常表现的题材。艺术上以清丽见长,是当时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叹世”、“写景”之作,如〔沉醉东风〕《渔夫》、〔寄生草〕《劝饮》、〔天净沙〕《春、夏、秋、冬》等曲,俊爽高远,以情写景,情景交融。闺情作品以〔仙吕·点绛唇〕散套为其代表作,文词秀丽工整。还有一些小令吸收民间情歌特点,显得清新活泼。
19、卢挚(约1243~1315后),元代文学家。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元世祖即位后较早起用的汉族文人之曾供职宫廷。后任江东道提刑按察副使、少中大夫、河南府路总管等职;大德年间以大中大夫、集贤学士为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后又从湖南入朝为翰林学士,官至翰林承旨。他在元初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作家,人称其文与姚燧比肩,诗与刘因齐名。但从现存卢挚的诗文看,既无刘因诗学宋的哲理味,也缺乏姚燧文章的豪刚之气。还是他的散曲作品成就更高,代表了元代前期杨果、刘秉忠等一批达官文人的创作成就。
20、这是描画西湖早春美景的一首小令。作者将这个“早”字作为“诗眼”,抓住早春特有物象给予精心描绘:嫩草已肥,尚无鸣蛙;柳已茂密,方遮乌鸦;珠帘才卷,鲜花早放。描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之景。
21、满布池塘的亭水阁中,繁茂的绿叶,洒下片片浓阴,最是凉快。刚刚开始绽放的石榴花,聚成一团,火红似火。
22、《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悔恨。最后两句化用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则又是隐晦笔法说自己有难言之隐,有些近于替自己开脱了。“人”与“黄花”互怜互叹的“对话”,构成了该曲独具一格的形式。
23、这首曲子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但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这就减弱了这首咏史诗的份量。但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24、本篇描写田园放牧生活的情趣。画面简洁,写景如绘。一个“闲”字总领全篇,无论是描绘旷野风景,抑或是刻画牧人形象,作者着力突出的正是闲适二字,表达出诗人摆脱名缰利锁,归返自然后的不尽乐趣。但“乐中忘忧”并非无“忧”,西风暮雨中独披蓑笠的形象,秋色黄昏里横吹长笛的场景,虽有沉浸于江山秀色的欣悦和无拘无束的逍遥,也悄悄渗透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曲中既有明言直语的表白,也有含蓄蕴藉的点染。本色和文采相融相映,读来韵致别出。
2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6、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27、(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28、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
29、西风篱菊灿秋光,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
30、见一个耍蛾儿来往向烈焰上飞腾,正撞着银灯,拦头送了性命。
31、[译文]因为有钱又有权,就把著名的妓女都霸占了。早晨几个街丁报告说,他夜里还平安。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不是早已两鬓斑斑。来到晚年,钱财用尽,实在可怜,只有到妓院门前去讨饭。
32、总的来说,马致远的散曲,声调和谐优美,语言清新豪爽,并且善于捕捉形象以熔铸诗的境界。他吸取了诗、词以及民间歌曲的养分,开辟了与诗、词不同的曲的真率醇厚的意境,提高了曲的格调;他的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借马》还打破了散曲言情咏景的程式,另辟一条叙事讽物的蹊径,这些都对散曲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明代抄本《古今杂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juzi/1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