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辟句子 >

歌德的作品(精选美句27句)

歌德的作品(精选美句27句)



歌德的作品

1、人们若谈到十八世纪德国文学,不论从那个方面和在什么视角之下都不可绕过莱辛(G.E.Lessing,1729—1781)、歌德(J.W.Goethe,1749—1832)和席勒(FriedrichSchiller,1759—1805)这三个伟大的名字。莱辛在《智者纳旦》中所赞颂的宗教宽容,在《论人类的教育》中所论证的人在达到其自我完美时所具有的理性力量等或许表明他跟儒家的思想有所接触,可是他却从未直接提到过孔子或者中国。他似乎像后来的托马斯·曼(ThomasMann,1875—1955)一样,不谈他不了解的事。

2、《浮士德》,这部脱胎于德国传说的恢宏史诗,长达12111行诗句,内容复杂,结构庞大。整部诗剧的构思与写作持续了64年,几乎贯穿了歌德的一生。

3、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通向天际呼吸的西气东输;衔接两岸三地的港珠澳大桥;云蒸霞蔚的三峡大坝;气象万千的南水北调;探秘宇宙的航天飞船;正翻种着时代新绿的新农村;高科技成果灿若繁星的科技园区……(歌德的作品)。

4、   魔鬼命小鬼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听着掘墓的声响,竟以为是大堤即将筑成,脑海里一副国泰民安之景,不禁发出了“停一停吧,你真美丽!”的赞叹。随即颓然倒地。最后,经过天使们的拯救和超度,浮士德的灵魂最终并没有落入魔鬼之手。

5、有人推断,歌德的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中的“教育省”(第二部分第一章)也许可以证明,歌德受到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从中选出四段与《孝经》中的有关段落对比,并进而断言,孔子的表述与歌德的表述几乎完全相同。我们在这里不可能讨论所有段落,仅举如下两段作一对比。初看起来两者似乎是一致的,但稍加思考便发现其间大有区别:

6、(5)卢铭君:德语文学史教程DeutscheLiteraturgeschichte--EinLehrbuchfürGermanistikstudium(202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完成于1831年。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德国十六世纪民间传说中一个神秘性人物。相传,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时间的权利,知识和享受。《浮士德》这个故事在民间传说中,原本是一个训诫故事,意在告诉人们要戒除欲望,养成虔敬之心,否则魔鬼就会乘虚而入。

8、《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9、歌德和古诺在虔诚、世俗和浪漫之间寻求的平衡,2004年被苏格兰导演大卫·麦克维卡爵士(SirDavidMcVicar)成功地搬上了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迄今,麦克维卡制作的《浮士德》,已经在英皇科文特花园歌剧院上演了五个音乐季。

10、浮士德就存在于这个“黑暗”而“狭隘”的时代。不过,在这一场中,我们既看不到通常所说的“学者”,也没发现独立存在的“悲剧”;绝望、焦虑也不等同于悲剧,因而,这不可能构成一部“学者悲剧”。浮士德是从传统蜕变到现代过程中的代表性人物,充其量是个学人,而非学者,“无论浮士德学了多少东西,他既不是学者,也不是研究者”(Arens,1982:77)。就诗学文本而言,浮士德的学术身份只是个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饱学之士,既非教授,亦非学者。在《浮士德原稿》中,浮士德还是“教授”(Urfaust.S.367,V.7), (2) 在定稿中,“教授”头衔被删除。因此,诗剧定本中的浮士德并没有正式的教授职位,可能只是有多个学位的无俸讲师;他是个一穷二白的饱学无产者,既没有物质财富,也没有精神财富:“而我既无财产也无金钱,/更无世上的荣誉和辉煌”(V.374f.)。一个年逾花甲却没被晋升,也无晋升希望的老讲师对自己的此在境况充满了愤懑和绝望。

11、     www.xinxueshu.cn

12、许多人久仰《浮士德》大名,却因种种原因望而却步,或是因为《浮士德》的体裁形式纷繁复杂,运用了几乎所有已知的西方格律,如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等,或是因为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哲学、音乐、神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阅读和理解这部作品需要大量知识储备,又或是因为作品中蕴藏的那难以名状、众说纷纭的浮士德精神令人觉得艰深。

13、歌德对中国的看法跟赫尔德很接近。后者称中国为“木乃伊”,前者则将中国视为晶体化了的人群(kristalisiertesMenschenvolk),这与木乃伊相去不远。他在《浮士德》第二部借魔鬼梅菲斯特之口说:

14、   完成《浮士德》全部创作的那年,1832年3月,歌德以83岁高龄离开人世。根据歌德的遗言,他被安葬在魏玛宫廷小教堂里,他的好友席勒旁。

15、这一观点在他的《色彩学史资料》一文中得到证实。在这里他将中国人归入静止的民族之内,并将他们的礼仪习俗称为“静止不变的礼仪习俗”。在歌德或者赫尔德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处于童稚阶段的民族”,两人对孔子及其学说毫无兴趣。在《准则与反思》一文中歌德写道:“中国的、印度的、埃及的古代始终只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自己和世界熟悉这些东西是好事,但这些东西无助于我们进行道德的和审美的教育。”

16、傅杰一直跟学生强调,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读书。读一首20个字的诗,一年下来就是300多首,第二年水平高一点了,每天读28个字的一首诗,养成这种习惯五年、十年之后,人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种做法歌德也曾提倡过: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每天应该读一首好诗,每天应该看一幅好画,每天应该听一首好曲子。

17、歌德之所以能够在德国文学中享有盛誉,和他的国际视野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德在文学创作并不仅仅关注欧洲,还非常醉心于世界文学。比如歌德最感兴趣的是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例子是两本诗集《西东诗集》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的出版。早在十九世纪初,歌德就已呼吁全球范围内要进行文化交流,他是这方面思想的先驱,而且歌德也是第一个提出“后国家”理念的作家。

18、在基督教的欧洲,宗教和神学长期以来一直对自杀主题实行禁忌,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以降进入现代,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占有主导地位。人类将构造世界与设计自我设定为主体性任务;自杀就成了人类摆脱神性—自然秩序获得自由的标志之一:“对死亡责任的追问也就进入了人类自由责任的视域。最为明显的是,启蒙运动的代表将自杀问题解释为自主性自由的试金石,因为,自杀属于人类自由的标识”(Holderegger,2003:9)。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的大多数现代哲学流派,将自杀与自由等同起来,视自杀为不可侵犯、不可剥夺的人权;正如人对其生命拥有尊严和自主,同样必须保障其对死亡的权利。苏格兰哲学家休谟认为:自杀既不违背上帝,也不违背社会,而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自杀的关键在于将自己置于与生俱来的自由中。(Hume,1953:145-165)

19、终于,1859年3月19日,《浮士德》在巴黎抒情歌剧院首演。剧本的编剧之一朱尔斯·巴比尔(JulesBarbier),因为担心评论家们的"找茬"——把歌剧脚本和歌德伟大的诗剧相提并论,甚至躲在家中不敢去现场。

20、该剧的设计者、表演者和音乐家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包括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MarcelMarceau)的弟子。

21、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了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展现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

22、歌德《浮士德》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完整悲剧,原因在于主人公浮士德试图把自己从神性—自然秩序中解脱出来,颠覆神主人仆的关系,获得人本主义式的自由。存在于世界中的人既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各种规定性,更无法彻底脱离这一既存秩序,因而,人本主义的自由不仅是现代性诸多幻象之更是人类走向悲剧的根源。

23、浮士德继而呼唤大地精灵,年底还是要找到生命的本源,以人的名义扮演上帝的角色,来主宰和操控这一切,这也就是人本主义所鼓吹的“自由”。他希冀地灵能够给他支持和帮助。在浮士德的恐惧与绝望中,“大地的精灵”千呼万唤始出来(V.419-513)。而象征自然的大地精灵或土灵同样不能满足浮士德人本主义式的自由要求。地灵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的全部劳作就是为神性编织衣裳。其自我描述如下:

24、歌德不仅仅是他所处时代的观察者,同时也是一个诊断者。在其经典《浮士德》中就提到,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时代的脉搏跳动的频次也在加速。另外,现代化也可能会带来一种文化身份的丧失和身份意识的模糊。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历史记忆正在被我们遗忘,而这些历史正好解释了我们从何而来。“所以他既看到了现代化的开端对于这个社会一些积极的方面,也预见了现代化对我们的生活可能产生的一些消极后果。”

25、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26、“这个‘不器’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把你变成一个器皿,但我想现在片面地宣传这种思想是不负责任的。”傅杰认为,孔夫子当时是想培养弟子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但是现代社会,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要培养一技之长,不一定都是绝技,但是在某一个位置上“可能没有人替代你,你的位置才比较稳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